“向海奔腾”融合资源 互惠互促赋能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在行动)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行业协会商会与城市社区共建共赢

前不久,在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开展的“向海奔腾”活动中,济南市历下区钓鱼协会和历下区千佛山街道千佛山西路社区党委共建的“渔悦共生”驿站揭牌。聚焦社区服务提质和生态共建等目标,双方达成合作意向,签订了共建协议。

近年来,历下区各行业协会商会与城市社区互融合作更加密切,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和深化改革、志愿服务三者有机融为一体,合力推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掘、调动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独特优势。

2024年11月,历下区“向海奔腾”行业协会商会与社区共建活动拉开序幕,全区20余家行业协会商会与城市社区现场签约,达成“四帮四促”的合作协议,充分挖掘行业协会商会自身优势,为社区治理链接资源,搭建多元平台载体,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统筹推进指导行业协会商会健康发展、多方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有了新的有力抓手。截至今年9月底,“向海奔腾”活动累计提供“行业专业资源”服务30余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

解放路街道后坡街社区有7个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居民。今年初,后坡街社区与济南市历下区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共同开发了“潮汐停车”项目:将8小时之外闲置的历下物业产业园院内90个停车位低偿提供给附近居民使用,周边群众连连点赞。今年上半年,后坡街社区还协助济南市历下区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成立了党组织。

济南市工商联美业商会与大名湖街道舜井社区的共建取得成效:一方面,社区为商会积极宣传政策,当好服务商会的“贴心人”,先后帮助商会解决了小额贷款、商铺租赁、减免房租、场地租赁等困难需求300余件;另一方面,商会自发成立“舜志乐美”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慰问新就业群体活动,还定期走进社区、商圈、养老院、居民家中,针对困难群体、新就业群体、退役军人等开展义剪活动。

济南市历下区乒乓球协会与千佛山街道历山名郡社区通过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策划“三个生态圈”志愿服务项目。“银发生态圈”特邀济南市皇亭竞技体育学校专业教练团队组成专业联盟,专门研发老年人“健康乒乓”课程,并实时跟踪老年学员健康指标与训练数据,动态优化课程,提升运动安全性与健康促进效果;“青苗生态圈”为青少年精心定制“启蒙—提升—竞技”三级阶梯式培训方案,组织青少年暑期特训营,通过竞技梯队选拔,发掘培养社区优秀乒乓球后备人才。“家庭生态圈”开展“大手拉小手”亲子乒乓日等主题活动,营造家庭互助共融的运动氛围。同时,举办银发伙伴友谊联赛、健康讲座等适老活动,促进代际互动与社区和谐。

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区与济南市历下区内家拳协会利用现有社区空间和协会武术运动资源,共同搭建“一老一小”服务平台,为老年人开设内家拳“养生课”,为儿童举办武术“启蒙班”,策划“少儿智令营”“非遗进社区”等项目,在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体生活的同时,还孵化了社区“内家拳”老年兴趣队,面向辖区少年儿童开展内家拳培训累计200余人次。

济南市历下区围棋协会专业师资精准下沉千佛山街道千佛山西路社区,量身打造志愿服务项目“棋聚千禧”。项目吸引社区老年人和青少年共同参与,助长者健脑怡情、延缓衰老;帮儿童启智增慧、培养专注力与文化认同,丰富了社区精神文化生活。

历下区现有行业协会商会39家,其中体育类协会18家。区委社会工作部注重发挥体育类协会“市民乐于参与、易于健身需求、便于社区组织”的亲民惠民优势,集中开展体育类行业协会“大走访、大调研”,逐步摸清了体育类协会对注册地、办公、教学、运营、会务、招商等协会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

在摸清体育协会需求的基础上,历下区在空间较大的千佛山街道千佛山西路社区、解放路街道解放桥社区打造两个体育类行业协会小型“社区聚集区”,为区域化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奠定基础。依托城市社区居委会的阵地资源、市场资源,吸引集聚一批优秀体育行业协会入驻,鼓励体育类协会和城市社区以“空间换服务”的方式签订“互惠协议”,进一步将社会组织的资源向社区聚拢,为社区党组织融合资源,引领行业协会商会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承担社会责任搭建了平台。

(本报通讯员 雷国胜)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