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民意征集网 激活基层治理“源动力”

张树森 孙昊

“健身器材进社区,居民生活更惬意!”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文庙街道梧桐里社区,居民们对社区的“微更新”赞不绝口。这条由社区居民陈女士提出的“在社区增设健身器材”建议,经过“社区直报+高效落实”的转化路径,让居民的小小愿景迅速落地生根,不仅完善了社区环境,更为居民的健康生活添砖加瓦。陈女士感慨,从前不知道如何参与社区事务,如今有了人民建议征集直报点,扫码即可提建议,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社区建设的“主人翁”。而这,正是宁阳县构建全域民意征集网络、推动人民建议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

宁阳县以“畅通民意渠道、汇聚民智民力”为重点,启动2025年度人民建议征集体系提质扩容工程,构建“县级直报点示范引领、镇级站点全域覆盖、村级触角延伸到底”的三级联动网络,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征集模式,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三级联动强覆盖

600余处阵地架起“连心桥”

宁阳县创新构建的“县—镇—村”三级联动民意征集体系,正在为县域发展增添新动能。县级层面,19个标准化县级直报点星罗棋布,这些示范点不仅绘制了详细的“民意征集地图”,更通过设立特色征集角、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提升工作实效;镇级层面,今年已新增打造标准化镇级直报点67个。东庄镇创新的“1+1+X”工作机制颇具特色——1个镇级直报点统筹协调,1个专题日集中受理,X个流动征集场景覆盖盲区,三管齐下确保民意征集无死角;村级层面,各村因地制宜延伸工作触角,在所有建制村依托村务公开栏、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铺设征集点,实现县域征集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直报点还是村级征集点,全部张贴了各自专属的区域二维码,群众通过扫码上报的建议都可以实时上传至“宁阳民声数智瞭望塔”平台,经有关部门和宁阳县委社会工作部会商研判后,合理化建议将直接进入办理和转化环节,既确保群众建议在家门口“一键直达”,又保障每一条建议都被认真对待,让每一个“好声音”都能得到回响。

多元创新提效能

特色方法激活“源动力”

在文庙街道梧桐里社区,一套名为“0538”的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法让民意征集工作焕发新活力。梧桐里社区党委书记介绍:“我们组建了党员先锋队、物业管家队、政法服务队等5支专业队伍,派出20余名‘基层观察员’收集社情民意,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深入融入社区治理的毛细血管。”同时,梧桐里社区通过部门联动“吹哨”、全程跟踪问效的闭环机制,推动群众好建议“落地开花”。自开展这项工作以来,该社区共征集12条人民建议,推进办理5条,转化完成4条,其中增设自助体检设备、老年公益理发等多个居民身边的民生小事逐一落实。

八仙桥街道的创新实践同样亮眼,街道党工委创新开展“三维度”征集法,将社情民意细分为“献良策”“诉需求”“提意见”3个层面,多角度全方位收集民意.鹤山镇的“三色预警平台”(红、黄、蓝三色,红色代表紧急事件、黄色代表重点事件、绿色代表一般事件)则是数字赋能民意征集的范例,该平台全面整合综治、信访、应急、环保、乡建、水利等部门数据,构建“信息收集—分类处置—结果反馈—报告汇总”的完整闭环,运行以来累计收集民意线索1600余条,解决率达85%。

转化落地见实效

“小建议”撬动“大发展”

从建议到实践、从纸面到地面,一条条群众建议正在宁阳大地结出丰硕果实。今年以来,东疏镇“边角地整治”建议,经过“镇村联动+产业赋能”的转化路径,不仅让闲置土地变身增收绿地,还将艾草产业链不断延伸,从艾草到加工成艾绒、艾条、艾炷等产品,大大提升了艾草附加值,催生出艾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东庄镇“推动研学旅游健康发展”建议,既整合了旅游资源,又打造了“红色记忆·东庄精神”研学品牌;堽城镇“特色产业园需‘强链补链’”建议,有力强化了特色产业协同效应,规划建设了3个独具特色的“园中园”,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磁窑镇“小吃街的环境整治行动”建议,不仅让小吃街环境焕然一新,更带动全镇整体环境提升;乡饮乡通过“红网治村”平台收集的多条建议中,不少转化为具体惠民项目,其中“建个幸福食堂”的建议,不仅在一个村落地,还在全乡其他管理区实现辐射带动。

宁阳县的人民建议征集,通过靠前一步的“主动问需”,真正让群众成为了社会治理的参与者。

“通过构建全域覆盖的人民建议征集体系,我们正努力汇聚民意,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智力支撑。”宁阳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全域覆盖+精准滴灌’模式,重点培育示范性征集点,让更多‘民间智慧’转化为‘务实举措’,全面绘就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宁阳篇章。”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委社会工作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