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以党的组织体系创新引领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创新,将推进“友好场景”建设与新就业群体作用发挥深度融合,创新实施“四新工程”,有效推动了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的协同共进。
固本强基,筑牢凝“新”堡垒
健全组织体系。结合行业主管部门职责,成立物流快递行业党委、外卖配送行业党委、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构建“萧县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委非公工委)—行业党委—企业党支部”三层组织架构,树牢“管行业也要管党建”意识,做到“行业发展到哪,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强化组织覆盖与教育管理。坚持“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扎实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两个覆盖”,将21家新业态企业纳入平台管理,成立新就业群体党支部5个,实现群团组织全覆盖。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与所在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采取灵活方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壮大骨干力量。注重在新就业群体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每年度发展党员指标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适当倾斜。加大在新就业群体企业负责人、业务骨干、岗位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力度。2024年以来,已在新就业群体中发展党员8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8名。
权益护航,优化暖“新”驿站
夯实阵地基础。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司机之家等资源,通过阵地共建、服务共享、治理共融,大力推进“友好场景”建设,打造集多功能于一体的“萧新驿·暖蜂驿站”21个、“萧新驿·友好场景”71个,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触手可及”的暖心服务。
完善服务体系。聚焦技能提升,开展新就业群体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活动5场次。强化权益保障,指导20家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签订集体合同;为553名货车司机购买安徽省职工互助保障;开展“驿站法援”专项法律宣传12场次,现场提供法律咨询60余次。规范劳动关系,抽查平台企业与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维护从业者合法权益。
构建关爱体系。在重要节日节点开展精准关爱:夏季组织“清凉一夏”活动;春节前夕组织“迎新春 送祝福”等活动,赠送春联、手套、护膝等用品;常态化开展“爱满‘新’途”等关爱活动,累计覆盖1600余人次。为平台企业及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等开展道路安全知识培训、健康义诊活动。
以点带面,汇聚齐“新”力量
延伸治理触角。深化共建共治,引导新就业群体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参与基层治理,将125名新就业群体纳入社区网格员队伍,组建“小哥志愿服务队”6支,吸纳56名新就业群体成员担任社区“流动网格员”“兼职网格员”。
激发参与效能。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民情前哨”“移动探头”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今年以来,组织“随手帮”“随手拍”等志愿服务活动620余人次,累计向社区反馈安全隐患、突发问题信息、环境治理问题800余条,实现网格事件快速响应。
畅通诉求渠道。依托“萧新驿·暖蜂驿站”主阵地,常态化举办“小哥议事会”“小哥茶话会”活动,收集“金点子”、好建议120余条。健全“群众诉求—党员收集—行业党委分类—部门办理—限时反馈”闭环机制,创新设立“暖新信箱”“心愿墙”等平台,畅通新就业群体诉求表达渠道。
精准施策,打造贴“新”工程
政策赋能,惠“新”聚力。将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作用发挥情况纳入积分制管理,积分可兑换服务并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参考。开办新就业群体子女“爱心寒暑假托班”,对新就业群体困难家庭开展“点对点”帮扶,走访慰问困难家庭。
选树标杆,为“新”添彩。常态化开展“优秀流动网格员”“最美新就业群体”等评选表彰活动,指导街道(乡镇)开展表彰活动15次,激励先进典型。外卖骑手连林荣获安徽省2024年度“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巾帼标兵”“十佳”网约配送员等称号。
优化礼遇,助“新”有为。树立新就业群体党员先锋岗25个、党员示范车12辆,要求党员佩戴党员徽章上岗,引导其立足岗位做表率。同时,提升社会礼遇,县委主要负责同志邀请新就业群体代表参加新年团拜会,切实增强新就业群体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使其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共建者和共享者。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