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心行动”提升新就业群体幸福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增加,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参与者、见证者。然而,他们在工作与生活中仍面临着工作压力大、经济保障难、子女看护难等现实困境。湖南省湘乡市有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络主播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7万余人。为管理服务好这一群体,湘乡市坚持党建引领,以更接地气的政策、更人性化的举措、更真诚有效的沟通、更温暖贴心的服务,创新推出“友好场景+助学帮扶+贴心关怀+托管服务”四位一体的“新心行动”,切实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他们在湘乡的奋斗之路更加安心和舒心。

建设友好场景,从“治理难点”到“暖心亮点”

门难进、停车难成为网约配送员的普遍焦虑,湘乡市依托“龙城红·幸福里”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活动,在8个首批试点小区同步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通过“信息公布友好、阵地设施友好、双向互动友好”等方面建设,新增停车区、畅通进门流程、标注小区指示路线、召开骑手恳谈会等措施,构建“信息畅通、设施完善、服务暖心、治理协同”的友好生态圈,切实解决骑手面临的充电难、休息难、沟通难问题。网约配送员王大哥表示:“现在停车方便、进门顺畅,还能在爱心驿站歇歇脚,感觉我们真正被接纳了。”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配送效率,更增强了劳动者的职业尊严感和社区归属感。

设立专项助学,从“求学困境”到“成长安心”

新就业群体工作稳定性较弱,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对子女求学之路多有后顾之忧。湘乡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新心行动”——关爱新就业群体子女专项助学金。首批募集资金200万元,计划每年资助100名品学兼优或经济困难的新就业群体子女。今年首批发放助学金13.5万元,惠及100名学生。

受助学生小怡在收到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同一天,获得了“新心”助学金。她激动地表示:“这是我第一笔来自学校外的(奖)助学金,既意外又开心。”小怡的父亲是一名网约配送员,他感慨地说:“这笔助学金就像一场‘及时雨’,解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更让我感到我们的付出被看见、被尊重。这份情谊比金子还珍贵。”

开展关爱行动,从“关怀缺位”到“四季支持”

四季不休、三餐不定、两腿不停,是许多新就业群体劳动者的真实写照。为解决他们面临的高温作业、节假日缺乏关爱等季节性、节点性难题,湘乡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总工会、市城管局发动爱心企业在老城区和东山新城设立了5个“爱心冰箱”。这些冰箱放置在水果店、便利店和餐饮店门口显眼位置,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全天候免费饮水服务。夏季,参与活动的水果店还额外提供西瓜等解暑水果,餐饮店则贴心地送上绿豆粥。一位快递员在取了一瓶水和一盒西瓜后高兴地说:“口里清凉心里暖,我们感受到了全社会对我们的关爱。”

逢年过节,市委社会工作部还组织送春联、节日慰问等活动,让新就业群体在节假日同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去年春节,一位网约配送员大姐在接过慰问礼包时表示:“东西实在,心意更暖,在湘乡干活,有家的感觉。”

实施托管项目,从“无人看管”到“放心奔跑”

一到寒暑假,新就业群体就因孩子没人看管而发愁。为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让家长们能放心拼搏、放手闯荡,针对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各部门积极发力。湘乡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妇联、新华书店、北正街社区等单位,共同启动“‘新’心向荣 相伴成长”暑期托管志愿项目;市总工会同步开班增设托管名额,并积极推荐新就业群体子女参加进京夏令营活动,这个假期共为40余名新就业群体子女提供托管服务。

项目不仅提供课业辅导、兴趣课程,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情绪管理与社交能力。“我们两口子都在外奔波,最怕孩子放假。现在‘官方’带娃,踏实多了!”参加托管班的小萱的母亲发来感谢信息。

湘乡市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注重发挥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2023年,湘乡市成立了首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支部——中共湘乡旺角优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积极引导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担任“移动网格员”,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参与社区安全、文明创建等工作。多名网约配送员主动参与到交通劝导、社区巡逻等志愿服务中,实现了从“被服务者”向“服务者”的身份延伸。湘乡市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整合相关职能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资源,构建起“多方协同、持续运作”的服务机制。通过“新心行动”,湘乡不仅系统性地解决了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更激发了其反哺社会的积极性,增强了城市包容力和治理效能,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真正融入城市、实现价值创造了友好生态。

(湖南省湘乡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