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形覆盖”到“赋能发展”的甘南实践

祝小辉 俞迎福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业态加速迭代的时代背景下,新兴领域党组织面临党员结构多元化、时间碎片化、组织黏性弱化等现实挑战。党的组织生活作为淬炼党性的“熔炉”、凝聚共识的“纽带”,如何在新就业群体、平台经济等领域实现“有效覆盖”与“深度浸润”,成为新时代基层党建的重要课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以“破圈思维、数智赋能、价值共振”为方法论,在雪域高原探索出一条兼具时代特征与地域特色的新兴领域党建创新路径。

政治铸魂:打破认知壁垒,构建党性培育新生态

针对新兴领域党员“业务优先”的认知惯性,甘南州以强化“第一身份”认同为核心,构建“理论浸润+实践淬炼”的双轨培育体系。在非公有制企业领域,碌曲县创新开展“党建工作指导员送课上门”行动,从政治过硬、熟悉党务的党员中,经行业党委和业务主管单位统筹选派24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企业车间一线开展“沉浸式党课”,切实增强企业党员纪律意识与党性修养。此举措推动47家企业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清单,实现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双融双促”。夏河县实施“扶上马再送一程”计划,党建工作指导员严格规范“三会一课”流程,指导新兴领域党组织丰富组织生活内容、提升组织生活质量。新就业群体中,甘南州顺丰速运打造“红色快递矩阵”,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党员快递员丁福祥牵头组建“快递小哥志愿服务队”,并获评“全省快递行业优秀共产党员”、甘南州“优秀共产党员”、甘南州“最美党员快递员”,以“流动的红色力量”彰显党员担当。

数智赋能:突破时空限制,打造立体交互新场景

针对新兴领域党员“工作在云端、时间碎片化”特点,甘南州构建“线上智慧枢纽+线下服务矩阵”立体生态。线上,依托VR情景模拟、3D视频等技术开展“实景观摩+情景模拟”学习,如玛曲县非公党委积极组织各基层党支部,开展“云参观”宣侠父纪念馆,党员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烈事迹,参与度与学习效果显著提升;“陇原红运”平台集成14项服务功能(涵盖行车安全提醒、证照办理指南)等,累计为全州货车司机解决问题30余件,实现“数据多跑路、党员少跑腿”。线下,打造“15分钟红色服务圈”,依据城市规划与人员分布,在物流园区、景区等设立41个“红色驿站”,配备充电、餐食加热等便民设施;迭部县顺丰快递分拣车间设置“红色读书角”,利用晨会10分钟开展“积木式学习”,党员带头创建“党员责任区”,在业务高峰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日均加班处理快件超5万件,保障业务高效运转。

价值共创:对接多元需求,激活发展红色引擎

甘南州将党的组织生活深度嵌入行业发展,形成“党建引领、党员搭台、产业唱戏”共生模式。

卓尼县巴郎鼓舞协会党支部创新“党建+文化传承”工作机制,由党员牵头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实践载体,借传统节日契机开展“党员大师课”,多措并举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郎鼓舞实现动作标准化、唱腔体系化发展。

临潭县高原绿色食品厂党支部打造“车间微党课”,利用班前会、班后会15~30分钟,由党员骨干结合生产实际讲解党的理论与食品质量安全要求,党员主动分享经验,激发学习积极性。

货运行业探索“车轮上的党课”,通过微信群推送微党课127期,覆盖货车司机1800余人次,传递党的理论知识与行业政策,提升货车司机群体政治素养与职业归属感。

制度塑形:夯实责任链条,构建长效落实机制

甘南州以“闭环管理+精准评估”破解执行难题,建立党委“两新”工委、行业党委、行业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三级联动”责任体系。

全州共选派408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每月深入企业开展“党建体检”,解决制度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累计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63个。推行“双向述职”制度,党组织书记既向上级行业党委报告党建工作,又向党员群众、企业出资人公开承诺,接受监督。

通过线上问卷、数据监测动态评估组织生活吸引力,对“走过场”党组织实施“红色预警”,联动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专项整顿,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在甘南州这片红色热土上,新兴领域党建正以“破圈”的勇气、“赋能”的智慧、“同频”的担当,书写着组织生活创新的时代答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党建为引领,守护文化根脉的薪火相传;快递员在红色驿站中,感受到组织关怀的温度;货车司机通过云端课堂,汲取着理论滋养的力量。传统技艺因党建引领焕发新生,民生服务因红色阵地更显温情,新就业群体因组织关怀而凝聚合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