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立制抓规范 深化改革走在前

江苏省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针对行业协会商会党建薄弱、管理缺位、保障不足等问题,坚定“走在前、做示范”目标定位,加强党的建设,推进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发展,凝聚同频共振合力,全面推进全市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

“多管齐下”强化政治引领

筑牢党建领航主阵地

将“满天星”转化为“一盘棋”。在全省率先印发《加强和规范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34项职责清单,出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参与决策管理工作“两个指引”,构建“1+12+35+N”(社会工作部门+12个板块+35个行业管理部门+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党建责任体系,实现党建责任全覆盖、无盲区。

将“小堡垒”打造为“强阵营”。率先推行“两新”工委实体化运行,以“四进四强化”(党的理论进行业协会商会,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的建设进章程,强化党的领导和制度安排;党的骨干进管理层,强化党建会建融合发展;党建成效进考核,强化党建责任落实和质效提升)为主题,下发“两个覆盖”提质增效工作通知和任务清单,通过35个部门“家家到”摸排、12个板块(南京市11个区和江北新区)专项排查、召开工作推进会等举措,推动行业管理部门落实“脱钩不脱管”要求;联合群团组织打出“组合拳”,下发“1张任务清单+3个群团组建流程”,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拓展;以“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为主线,在12个板块系统布局党建共享阵地,打造区域党建共享阵地,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与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党组织阵地共用、服务共享、发展共赢。党组织覆盖率由建部之初37%提升至90%以上,党的工作实现动态全覆盖。

将“建示范”深化为“强带动”。在全省率先召开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推进会,选树16家党建工作示范点,重点培育“老彭工作室”等15个党建工作品牌。持续推广南京市金华商会“四项工程”(安家落户、头雁振翅、“两个覆盖”、社会责任工程)、南京电子商务协会“五融合”(“党建学习+走访调研”融合、“党建宣传+行业文化”融合、“党建活动+服务助企”融合、“党建交流+电商峰会”融合、“党建动员+志愿服务”融合)等典型经验,使行业协会商会工作有标准、学习有榜样、发展有目标。

“多措并举”强化规范建设

织密综合监管防护网

以“三张清单”探索部门监管边界。出台“服务管理对象清单”,启动“服务事项、监管任务”两张清单制定,将全市行业协会商会精准归口至35个行业管理部门,解决20家直接登记协会归属不清问题。

以排查整治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建设。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下基层调研分级备案制度,围绕违规挂牌、乱表彰等易发问题,开展行业协会商会“全身体检”,严把行业协会商会自身建设规范关。

以“信用赋能”构筑行业自律根基。开通“公共信用信息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账号,并在社会培训行业开展“廉洁自律”试点,并组织行业基层建设研修班,提升了重点领域行业协会商会从业人员廉洁意识和信用素养。

“多点突破”强化赋能发展

激活转型升级新引擎

突出制度赋能。建立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加强跨部门沟通协作,聚力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协同推进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突出服务赋能。构建集“服务行业、专业引领、协调合作、规范高效”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设立总秘书处统筹服务全市行业协会商会。联合发改、商务、人社等职能部门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系列活动23场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突出行业赋能。整合行业资源,成立数字产业等13个领域战略发展委员会,试点创建“1+10”专题座谈制度(每期聚焦1个行业议题,邀请行业协会商会及10家会员企业代表参与,搭建起政策解读、经验共享、问题共商的高效平台),有效促进行业协会商会跨领域联动合作。

突出培育赋能。结合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推动成立网约车等多家新兴领域行业协会商会,结合“两个覆盖”,依法清理25家“僵尸型”行业协会商会,“一增一减”优化布局结构,赋能行业健康发展。

“多方发力”强化效能作用

打造服务社会“连心桥”

创新开展“双走进双服务”(走进高校、走进科研院所,服务会员单位、服务行业企业)活动,促进“校会企”协同发展。推动50家规上企业与12家驻宁高校建立“行业需求—能力培养”对接机制,组织人工智能等68家行业协会商会举办“春风送岗高校行”等专场招聘会5场,提供就业岗位近3000个,助力大学生从“实验室”直通“生产线”,实现“校会企”合作从“分散服务”到“系统推进”。

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持续升温,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从“幕后”走向“台前”。率先在全省启动行业协会商会助推乡村振兴专项行动,覆盖8大领域、126个村(社区),吸引63家行业协会商会参与,落地合作项目210个。完成乡村产业投资4170万元,开展农产品等特色直播带货512场,销售额达1.57亿元,有效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持续打造“宁会有为”服务品牌,精耕基层治理“责任田”。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提供资源支持、参与基层议事、开展志愿服务。推动成立物业、律师等行业10余支志愿总队,带动新就业群体成立志愿服务队,实施“百子红加油站”“点亮微心愿”等民生服务项目,引导近200家行业协会商会就近就便参与基层治理,提供志愿服务超10万人次,构建起行业协会商会、企业、社区、居民多方互融共治、合作共赢新格局。

(江苏省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