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强根基 协同赋能促发展

李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抓好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的任务。作为联系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关键纽带,行业协会商会的改革发展,既是夯实基层党建根基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行业协会商会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以实干为要、创新为魂,从摸清底数、凝聚合力到打造品牌,以党建引领全力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走出了一条“基础先行、创新驱动、品牌引领”的具有广西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以基础工作“筑基”

面对行业协会商会数量多、分布广、情况复杂的现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始终坚持精准滴灌,摸清底数、夯实基础,筑牢改革发展根基,充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坚持从基础抓起,以摸清家底、理顺机制为起点。全面走访25个自治区本级行业党委、开展市县两级全覆盖调研,建立“一会一档”动态数据库。如,对356家全区性行业协会商会采集党群建设、资产负债等全维度信息,实现动态更新;对市县协会按“基础好、一般、薄弱”分类,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实现了对全区3000余家行业协会商会的“心中有数”。系统梳理165项中央及自治区行业协会商会相关政策法规,依托“两新”工委框架建立行业协会商会工作协调机制,覆盖35家成员单位,制定《工作规则》,推动“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责任落实。依托智慧平台开发政策智能助手,让基层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有策可依,充分体现了广西以技术赋能行业协会商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思维。

以机制创新“破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高度注重机制创新与典型带动,以创新驱动、示范引领,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通过厘清管理权责、打造示范窗口、强化规范监管,聚焦“关键少数”和典型标杆,构建“三位一体”创新机制,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度融入治理体系。一是厘清管理权责。联合民政部门对356家全区性行业协会商会进行逐一研判,明确82家未脱钩协会由业务主管单位监管,274家已脱钩行业协会商会向37家区直单位确认对应关系,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谁来管、怎么管”的管理责任模糊问题,更压实了行业协会商会党建的政治责任。二是打造示范窗口。建立62个自治区工作联系点,打造了荔浦市衣架家居行业协会等一批先进典型,推动典型经验从“一地开花”到“全域结果”,形成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良好效应。三是强化规范监管。统筹规范调研活动,压实管理责任;联合开展社会组织专项治理,针对8类违规情形责令整改。严抓“关键少数”,研究起草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构建任职人员全链条管理体系,及时核查线索,停止涉嫌违规活动,维护行业协会商会健康发展环境,充分体现了广西在改革中善于抓住关键、放大成效的治理智慧。

以品牌活动“赋能”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紧扣实际,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彰显特色、服务大局,打造特色“桂字号”地标品牌,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精准服务发展大局。一是以“党旗领航”服务中心。如,推动专题调研、建言献策等6类措施,获自治区党委领导“求真务实”肯定,体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融双促”。二是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从“党旗领航·壮美百行千会”到“‘人工智能+’赋能百行千会”。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发出六条措施号召协会拥抱AI时代,为广西“人工智能+”行动凝聚行业力量。通过组织动员会、主题讲座、发出倡议等多元方式,引导各协会与各企业积极拥抱智能时代,有效促进了“政、会、企”之间的联动协作与共识凝聚,助推行业协会商会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三是以“暖新护新”惠及民生。如,签署《广西“行业以心暖新共筑友好场景”联合自律公约》,将服务新就业群体上升为行业自律。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与新就业群体服务、新兴领域党建紧密结合,充分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制度温情,强化了党在新兴领域的领导核心作用。四是以骨干培训提升能力。依托高校资源定期培训骨干人才,聚焦政策解读与实操指导。如,在武汉大学举办培训班,覆盖55名核心骨干,强化了人才支撑。

广西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不仅仅是机构调整或职能优化,更是治理理念的重大变革。它需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相促进,典型引路与全域提升相统一。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确保方向不偏;只有强化数据驱动和制度保障,才能避免“空中楼阁”;只有尊重市场规律、聚焦群众需求,才能真正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只有突出特色品牌,才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桂字号”的实践探索不仅为当前新兴领域党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更为全国行业协会商会党建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