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党建引领强根基 服务发展强担当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之源、以创新为活力之本,构建起以党建为引领、健全机制为保障、加强培育为支撑、引导作用发挥为目标的工作体系,强力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勇担重任、展现作为。

党建铸魂,筑牢红色堡垒强引领

健全党建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工作要求,健全完善市委“两新”工委运行机制,对成员单位进行调整优化,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到位。通过建立市、县两级行业(综合)党委48个,构建“市委‘两新’工委—行业(综合)党委—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三级联动组织体系,逐步形成了职责清晰、管理高效、运转顺畅的党建管理体制,为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筑牢了组织根基。

提升“两个覆盖”质效。扎实推进“两个覆盖”,实施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落实“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要求。通过单独建、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式,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建立“动态清零”机制,不定期摸排行业协会商会“两个覆盖”情况,及时掌握党员人数变化等关键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党组织设置,不断增强党在行业协会商会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着力增强“两个功能”。开展跨行业(综合)党委、跨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主题联学,举办“关注党员成长·激发组织活力”大培训410多期,开设“领航讲堂”62期,推送党员教育学习材料24期,为新兴领域党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促进党员线上线下学思想、强党性。实施“建功一线 争创一流”党员先锋行动,打造党员服务载体121个,组建党员先锋队、突击队10支,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及会员企业开展为民服务活动153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41个,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机制筑基,规范运行秩序固根本

筑牢改革发展基础。为全面加强党对行业协会商会的领导,制定印发《关于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引领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党建工作、规范建设、重点培育、监督管理、深化改革、作用发挥等6个方面,提出18条具体举措,推动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强化党建引领与深化改革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完善部门协同机制。明确第一批101家脱钩和直接登记的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与27个行业管理部门的对应关系,推动行业管理部门进一步落实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责任,确保行业协会商会“脱钩不脱管”“直登不失管”。在市委“两新”工委框架下建立南宁市行业协会商会工作协调机制,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加强对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和改革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为行业协会商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推进规范健康发展。联合民政部门清理整顿“僵尸型”行业协会商会,重点整治连续两年未年报、长期未开展活动等低效组织,通过限期整改、依法注销或撤销登记等方式,优化行业协会商会的结构布局。开展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和创建示范活动专项治理,重点治理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新增评比达标表彰和创建示范活动等8种情形,切实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重大风险。制定《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组织规范化建设培训,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进一步加强内部治理。

培育提质,激发行业活力增动能

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建立“民营企业家沙龙”政会企常态化交流工作机制,采用“3+N”服务惠企新模式,每月聚焦不同主题举办交流活动,通过政策宣讲、沟通协商、供需对接等方式,推动政企深化交流合作,目前已先后围绕赋能社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主题开展了5期沙龙活动。以开展“金融面对面 党建促发展”政金企对接会为契机,为行业协会商会链接金融资源,推动银行机构与部分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激发产业发展动能。引导行业协会商会主动融入产业发展大局,精准定位服务本地重点产业发展的链上位置和比较优势,牵头成立或积极参与组建产业链党组织。聚焦新质生产力与特色产业布局,推动低空经济、沃柑、茉莉花等行业协会依托自身资源,组建产业链党建及服务平台12个,以党建为媒联结上下游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共同攻克发展难题,实现链上产销、供需等精准对接和配套合作,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强化履职能力建设。举办南宁市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组织市、县行业协会商会业务负责同志共55人赴深圳大学参加培训,提升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队伍素质,促进粤桂两地工作交流。开展“‘人工智能+’赋能百行千会”系列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围绕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路径、“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等开展系列讲座,推动30多家行业协会商会联合开展对接交流活动,有效提升了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的综合素质。

担当作为,服务发展大局显实效

助力暖“新”行动。聚合南宁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南宁市保安协会等行业协会力量,大力推进友好场景建设,发布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倡议书。举办“行业以心暖新 共筑友好场景”联合自律公约发布活动,推动南宁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签署自律公约,发动30余家物业服务企业在60余个小区、写字楼开展系列暖“新”服务。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开展慰问活动,为新就业群体送上物资与关怀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行业协会商会责任担当。

助力开放合作。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立足专业特长,积极搭建国内外交流、合作、服务平台。南宁市律师协会联合有关部门打造广西东盟跨境电商总部基地涉外法律服务站,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开展跨境合作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南宁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积极参与“海外(河内)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促进区域先进技术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助力企业开辟东盟市场新通道。南宁市旅游协会与西宁市旅游协会签署构建行业协会联盟协议,为两地文旅资源对接、产业合作搭建桥梁。

助力社会治理。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发挥资源优势,在纠纷调解、乡村振兴、社会公益等工作中主动作为。南宁市行业协会商会设立调解组织的达290多家,提升在重点领域纠纷的化解能力;超过2800家行业协会商会和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累计投资34亿余元,助力乡村振兴;南宁市出租汽车协会连续21年在中高考期间开展“爱心送考”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超13.2万辆出租车(含网约车)服务考生数万人次,尽显服务本色,肩扛社会担当。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