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愿“永”办,凝聚服务新就业群体(大家谈)

应文杰

浙江省永康市委社会工作部持续深化新就业群体党建和服务管理工作,大力实施“‘新’心相伴 永葆安康”行动,建立新就业群体诉求需求闭环办理服务机制,做到“新”愿“永”办,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坚持“有诉即接”,高效流转。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党组织及党员为重要渠道,用好党群服务中心等党建阵地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掌上基层”等服务平台,建立健全联系服务微信群,广泛设置意见建议征集箱,注重加强一线调研,设置快递、外卖、货运等平台企业观测联系点,及时收集新就业群体现实困难及意见建议。打造“新就业群体——党员和业务骨干——党组织和新业态平台企业——主管部门和乡镇(街道)——市行业党委——市委‘两新’工委”工作矩阵,逐级流转日常信息,直联直报紧急情况,提高信息流转响应效率。

坚持“有诉必应”,全程跟办。按照权责对等原则,压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和属地管理责任,对涉及单个或多个单位的日常问题,由属地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分别在3个或若干个工作日内办结;对于受法律法规、政策资源等方面限制,一时难以解决或诉求不合理的,加强解释沟通;对涉及较多部门、情况较为复杂的,由市委“两新”工委统筹落实,做到“件件有着落”。同时,建立“三色预警”制度,视情况下发工作进度缓慢“蓝色预警单”、相对滞后“黄色预警单”、临近规定时限“红色预警单”,精准提示,推动提升办理服务效率。

坚持“有诉就改”,常态提升。定期梳理新就业群体类型、诉求需求主要内容、反映频次等信息情况,剖析深层次原因,查找工作短板,研究落实改进提升举措。针对苗头性倾向性等隐患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针对反映较多的诉求需求,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丰富服务方式,开展专项行动,深化政策解读、赋能培训、夏送清凉、子女托管、友好单元建设等举措,推动政策红利应享尽享,提升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系中共永康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分管日常工作〉、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