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诉求,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突破“接单——派单——办结”线性思维,构建“建立渠道、精准分流、源头治理”的立体化响应机制。通过分析个体诉求发现系统性短板,推动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以服务凝聚人心,以治理促进发展”。
聚焦“诉求反映难、渠道不畅通”问题,搭建线上线下全覆盖的收集体系。线上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设立新就业群体“8号键”专属通道,实现诉求“一键直达”;在综治网格微信小程序开设专属反馈渠道,方便随时反映问题;线下在全区45个蓝莓暖“新”驿站设诉求收集本,专人定时整理分类上报;快递、交通运输、“小个专”等行业综合党委牵头,定期深入快递网点、货运场站等一线,通过座谈、访谈主动收集工作保障、权益维护等诉求。
通过“分类精准、响应迅速、分级处置”机制,分析研判、分级流转与快速办理工作方法,推动诉求高效解决。将诉求按“健康保障、生活服务、权益纠纷、情感关怀”划分类别,结合“需求清单”明确责任主体与办理方向,建立“红黄绿”三色分级响应机制,实现诉求精准分流。其中新就业群体“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的健康诉求被列为黄色响应机制,地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地县卫健部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心理疏导讲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通过源头治理,实现从“办结”到“办好”,推动治理长效化。针对新就业群体权益纠纷问题,在地县两级法律服务中心建立新就业群体矛盾纠纷调解室,以“情理结合”模式推进,成功调节应届毕业生外卖骑手与农机修理工的赔偿纠纷;针对“子女照护难”的生活诉求,加格达奇区东山镇启动“放学来吧”托管项目;针对新就业群体社会认同感低的诉求,通过“暖‘蜂’行动”“暖‘递’端午”等主题活动,满足新就业群体情感需求。
(作者系中共大兴安岭地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