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项重点” 勇于开局破题

李晓波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聚焦覆盖、治理、服务“三项重点”,积极实践探索,勇于开局破题,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破“覆盖之局”

推动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固本强基

武乡县坚持把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摆在首位,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理顺县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筑牢组织根基。

武乡县构建“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委社会工作部归口指导、行业部门具体落实、乡镇兜底负责”的责任体系,制定《关于调整完善中共武乡县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及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共武乡县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细化26个委员单位职责分工,强化调度研判、评议考核,层层压实“第一责任人”职责。

武乡县实行“属地初筛——部门比对——上下校验”三轮摸排法,精准锁定120家“三有”非公有制企业(有固定经营场所、企业员工10人以上、正常生产经营),依托党建工作指导员及社区工作者拉网排查,联动多部门数据核验,实地走访确认,建立“一企一档”动态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实。

武乡县推行“定人定企定责”包联机制,按地缘、业缘划分网格,精准选派69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基层一线,同步完成信息摸排、政策宣讲、党员发展指导和组建规划,确保“三有”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全覆盖。

武乡县坚持精准施策,规范组建流程,对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单独建立党支部;对党员人数不足的小微非公有制企业,按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相当、便于管理的原则组建联合党支部;对暂无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组建群团组织实现工作覆盖“无盲区”,增加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破“治理之困”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武乡县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注重标本兼治,制定《武乡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工作规则》,聚焦减负担、强队伍、聚民心,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武乡县持续发挥党建引领协调机制作用,巩固清理不规范牌子、压减证明事项成果,动态优化村(社区)事项准入清单。创建县级以上清廉村居示范点93个。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行动,储备人选862人。

武乡县抓实“选、育、管、用”全链条打造社区工作者队伍,确保社区工作者选得优、留得住、干得好,提升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效能。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开展社区工作者业务培训12期545人次,职业津贴全面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全县社区工作者持证率达76%。武乡县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着力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县274个村(社区)全面开展“三务全公开”,各建制村(社区)通过公开栏、村民代表会、线上平台等多渠道,集中规范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关键信息以公开促规范、以透明赢信任。

破“服务之难”

凝心聚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武乡县坚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开展“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融合发展模式,制定《武乡县开展“红色志愿·太行先锋”志愿服务二年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实现基层治理难题共解、成果共享,绘就基层善治新图景。

充分发挥专业社工的专业优势,统筹协调各类服务资源下沉一线。通过组建由专业社工牵头的志愿服务队,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矛盾调解、民情收集、民生帮扶等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同时,建立“诉求直诉直办、限时办理”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得到高效回应与解决。

推动智慧治理平台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武乡县丰州镇、河西社区等地的专业社工和志愿者上门收集群众意见并指导群众使用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智慧广播平台,通过“线上反馈+线下跟进”模式,实现社情民意网上通、志愿服务网上约、矛盾纠纷网上解,加速服务模式向高效“智理”转型升级,让群众享受更便捷的服务体验。

培育“红色武乡 太行先锋”志愿服务品牌,构建“1+10+N”组织体系(1个总队统筹、10支专业分队支撑、N个基层支队延伸),织密全域志愿服务网络。由专业社工主导设计并运作“红色关怀”等品牌项目,推动志愿服务从“活动化”迈向“项目化、长效化”。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志愿服务队伍111支、志愿者2.2万余名,已开展志愿服务项目330个,让“志愿红”成为守护老区、服务民生的温暖底色,彰显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作者系山西省武乡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县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