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向阳区光明街道以“红色领航”为舵,以“小巷治理”为帆,以“民生需求”为擎,创新服务群众工作模式,积极践行“管好小巷、惠及大家”工作理念,通过记事本书写民生故事、议事会汇聚群策合力、“勤务员”践行使命担当,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托举起街巷庭院的“大幸福”,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写好小巷记事本
建强工作闭环,绘就民情数据库。推行“网格记事本”“随手拍”“及时回”等工作载体,动态记录网格内发生的大事小情,构建“发现问题+跟踪解决+吸收经验”的全链条工作闭环,形成鲜活的“小巷民情数据库”,现已记录民事民情百余件,让字里行间都是百姓冷暖的记事本成为内容翔实、具有参考价值的“民生账本”。
创新记事形式,勾勒活动纪实图。灵活运用剪报、图文、微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记录网格内的大事小情,发布《光明映巷》系列短视频20余期,立体呈现民生百态,直观展现街道在文化宣传、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活动中的风采,让街道日常工作成果可感可触。
深入走访调研,丈量治理精准度。组建“小巷调研队”,实行“一访关键人群、二访一线哨兵、三访实地生态”的“三步走访法”,以脚步丈量民情,精准收集环境、安全等治理痛点200余件,显著提升基层治理精度,实现民情响应提速,为靶向施策夯实基础。
开好小巷议事会
邻里议事破难题,线下协商解民忧。创新开展“楼道议事”“小马扎议事”等10余场小巷议事会,以“唠家常”形式直面百姓急难愁盼,现场共商对策、敲定方案,推动居民关切问题高效落地。
云端议事拓渠道,线上联动暖民心。搭建线上议事厅,社区工作者实时在线答疑、跟踪反馈,形成了“线上议事+线下解决”的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
法援议事筑屏障,专业调解促和谐。积极引入专业法律工作者,组建“法律明白人”队伍,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服务,开展网络安全法、反诈、禁毒等多种类型的普法宣传活动,成功调节居民矛盾纠纷,推动问题高效化解与平安法治建设深度融合。
当好“小巷勤务员”
红色领航强服务,党员志愿暖民心。坚持“党员干部受教育、居民群众得实惠”服务理念,引导30余名党员、志愿者主动认领政策宣传员、安全监督员、环境守护员等“小巷勤务员”身份,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环境卫生整治等各类民生服务,让红色力量扎根基层一线,将温暖送到居民家门口。
多方联动聚合力,共驻共建焕新颜。组织清理辖区垃圾、乱堆乱放、小菜园300余处,疏通下水井,修复破损井盖,安装路灯,打造森大花园多主题墙体彩绘“打卡地”,以实干实绩服务民生、扮靓家园,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切实增强。
“新锋”融入添动能,共绘治理“同心圆”。开展“走进新就业群体,共绘民情民意地图”等走访慰问活动,为辖区美团外卖站点、快递站点送去纸巾盒、药品、暖贴等“小巷包裹”30余份;组织辖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代表召开交流座谈会,积极引导他们利用走街串巷的优势,变身小巷“前哨员”,主动发现、上报问题;联合辖区新兴领域党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关爱“一老一小”等活动,切实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贡献“新”力量。
从记事本上的民生印记,到议事会里的共治声音,再到“勤务员”手中的服务温度,向阳区光明街道以“红色领航”定向,以“小巷治理”聚力,始终将民生需求放在心头、抓在手中。如今,一条条街巷更整洁,一户户人家更和睦,一张张笑脸更灿烂,基层治理的“小船”正载着民心所向,在为民服务的航程中破浪前行,让“管好小巷、惠及大家”的承诺,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图景,在每一个平凡日子里持续绽放光彩。
(作者系黑龙江省鹤岗市向阳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