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提供了遵循。作为社会工作系统干部,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更觉责任在肩、使命光荣。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委社会工作部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的生动实践。
深刻把握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其核心要义在于强调社会工作必须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坐标,必须深度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宏伟进程。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工作是党领导下的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巩固执政根基的重要工作,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更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工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必须将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的温暖精准送达千家万户,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深耕新兴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聚焦新兴领域党建薄弱环节精准施策,努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健全机制,构建协同治理大格局。优化区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机制,增补委员单位,组建重点行业党委。构建“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社会工作部归口指导、行业部门各负其责、群团组织协同推进、镇街属地管理”的责任体系,确保党的领导贯穿社会治理末梢。织密网络,激活组织体系新动能。聚焦货运物流、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两个覆盖”。精准排查“隐形”党员,因地制宜组建党组织,显著提升覆盖率。培育骨干,锻造先锋队伍主力军。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建立重大事项协商、集中理论学习机制。深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企业实现班子融合与“党建入章”。优化党建工作指导员“选育管用”机制,调整充实力量并强化培训提能。赋能治理,筑牢制度保障“压舱石”。牵头建立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健全制度框架,明确年度要点,为行业协会商会健康发展和深度参与基层治理提供坚实保障。
为持续巩固拓展工作成效,深化组织覆盖,紧盯重点行业与群体,动态消除空白点,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优化骨干队伍结构,着力选优育强党组织书记,探索党务工作者专业化发展路径,建优建强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强化“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职责落实,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推动解决制约发展的实际问题,建实建好党建联系点。拓展凝聚服务网络,建好用好线上线下服务阵地,强化职业关怀与发展激励,大力营造尊重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浓厚社会氛围。
聚力强基固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确保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全面提升治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健全协同机制,贯通治理经脉。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通过定期调度、专题研商,加强统筹与部门联动,有力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高效运转的治理新格局。夯实基层队伍,筑牢治理根基。实施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计划,组织职业资格培训,规范完成社区“两委”缺额补选,招募高校毕业生担任社区助理。制定实施《村(社区)工作人员借调管理办法》,保障骨干力量稳定在基层、服务在基层,为治理精细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深化减负增效,激发基层活力。精简规范证明事项,构建“三清单一台账”管理体系,建立闭环处置机制,专项清理不应由村(社区)出具的证明。同步整治村级组织挂牌,清理不规范牌子,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效能。建立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长效机制。强化“双轨”督导和常态化“回头看”。
持续健全规范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和动态调整机制,规范村(社区)下设组织、工作机制及挂牌管理,提升治理规范化水平。聚力激发基层内生动力,畅通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强化支持保障激励措施,支持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着力提升运用群众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倾情为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更好凝聚服务群众,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治理效能。聚焦精准服务,传递城市温度。坚持需求导向,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聚焦新就业群体,持续优化“暖蜂驿站”布局与服务功能,在重要节点组织慰问关爱、选树先进典型、提供健康关怀。聚力多方共治,激发内生动力。着力搭建平台、畅通渠道,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完善人民建议征集机制,通过议事协商、居民恳谈广纳群言。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链接慈善资源,推动形成多方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筑牢平安根基,化解矛盾风险。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完善风险防范机制,聚焦矛盾隐患强化源头化解。优化调处模式,探索“分级吹哨、部门报到”响应机制,构建“诉求——领办——统筹——解决”工作闭环,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弘扬志愿精神,培育文明风尚。积极搭建平台,打造品牌。组织参与景区创建、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培育推广“巧媳妇”等特色项目,加大典型宣传,推动社会风尚持续向好。
为持续书写好这份温暖民生的时代答卷,我们将持续提升精准服务温度,聚焦“一老一小一新”重点群体需求,精心设计、精准实施更贴心、更暖心的关爱帮扶项目。聚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矩阵,深化“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建设,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覆盖面。健全长效服务群众机制,完善群众利益协调、诉求响应处置和志愿服务激励保障等制度,推动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作者系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