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对社会治理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锚定了坐标、注入了动力。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委社会工作部深感使命在肩,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期许转化为服务基层、赋能治理的生动实践,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郾城篇章中担当作为。
把握核心要义,
锚定社会工作服务新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河南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流动量都比较大,社会问题复杂多样,必须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这要求社会工作必须立足区域实际,在复杂局面中找准定位、精准发力。
社会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治理现代化最根本的保证,也是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必须将党的领导贯穿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社会工作必须直面基层治理痛点难点。郾城区作为漯河市行政服务文化中心区,城乡融合加速推进,人口结构多元交织。这既带来了城市发展的蓬勃生机,也伴生着不容忽视的治理难题。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社区融入难、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滞后、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等挑战,推动社会工作精准嵌入治理链条,成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困境的关键力量。作为社会工作部门,要直面新情况新问题,将工作重心融入破解治理难题、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民生福祉的社会全局中统筹考量与协同推进。
社会工作必须精准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社会工作的价值原点,我们要始终聚焦“一老一小一困一残”等重点群体,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链接资源、培育组织、赋能居民、促进协商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延伸的“神经末梢”,让服务更有温度、更贴民心。
聚焦主责主业,
展现郾城社会工作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好凝聚服务群众,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高效能治理根基。健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全面梳理职能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职责事项,制定网格事项清单、负面清单、网格员职责清单,明确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事项的处置流程和时限要求,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开展社区治理项目“揭榜挂帅、双向认领”,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新就业群体等参与社区治理,持续拓宽多方主体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推广“510”圆桌议事、“三色治理”等经验,宣传先进典型,推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落地见效。
温情关怀赋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推动“两个覆盖”强工作。通过“数据比对+部门联动+全域摸排”方式,全面梳理“三有”企业、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数量信息,分类分级建立工作台账,推动链主企业、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全区“三有”企业、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商会实现了党组织的有形覆盖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暖心服务强融合。积极推进凝新、暖新、融新“三新”行动,发布《郾城区关心关爱外卖骑手“双向奔赴”10条服务承诺》,发放“安全+权益”综合服务包,常态化开展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关爱慰问活动。示范引领强带动。加强优秀民营企业培育,开展郾城区“民企之星”系列展播活动,积极参加全市非公有制企业“话党建”活动,总结宣传新兴领域党建创新实践,先后培育1个全国“四好”商会,2个省级小个专党建工作“先进党支部”,1个省级示范点。
用心用情提升服务群众效能。纾解民困。聚焦重点群体,强化需求导向,创新服务举措,探索打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五里庙幸福社区和海河社区开展省级“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链接郑州银行、冀羽社工等专业力量,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反诈宣传、“银龄在行动”等志愿服务,让“家门口的服务”更加温暖贴心。化解民忧。打好“法治教育+帮扶救助+依法处置”组合拳,分类施策化解历史存量问题,对合理诉求依法限期解决,对生活困难群众协调帮扶救助。汇集民智。建立“六情直通、四级响应”工作机制,组建特约征集员队伍,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构建定期会商、按责转办、成果转化的业务闭环。
锻造专业队伍,
提升服务群众新本领
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专业精湛、作风优良的郾城社会工作人员队伍,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有效应对复杂治理挑战、精准服务群众需求的根本保障。
久久为功,深化专业赋能与实践淬炼。立足郾城实际,邀请专家学者、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相关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围绕社会学、公共政策等内容进行授课。累计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10余期,培训人员600余人次,全面提升社会工作人员综合素养。
夯基聚力,优化激励机制与成长环境。探索建立科学化、差异化、实绩导向的社区工作者考核评价体系,将解决复杂问题、提升服务群众满意度、项目创新性、资源整合能力、风险防范成效等作为重要指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与绩效、评优、晋升紧密挂钩,营造党委重视、各方尊重、群众认可的良好发展环境。
(作者系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