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区城桥镇:

“城聚新·桥连心” 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新动能

随着新业态的迅猛发展,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近年来,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立足区位与资源优势,开展“城聚新·桥连心”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行动,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径。

筑牢红色堡垒,凝聚治理“新”力量

深入排查摸底。城桥镇作为崇明区新就业群体的集聚地,约有8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城桥镇党群服务中心深入开展排查摸底工作,掌握人员结构、党员分布等详细情况。排查过程中,注重收集人员结构信息,关注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对于排查中发现的党员,逐一核实其党员身份信息、组织关系转接情况,并记录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意愿,为后续开展党组织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基础。

创新联系机制。城桥镇畅通新就业群体加入党组织路径,完善“站点培树——镇党群中心、党组织联合考察——党委审核批准”的工作机制。集聚中央厨房式精品党课资源,将优质党课送到党员身边。创新设置“我要入党”联系卡,吸引新业态从业人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截至目前,已有2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党、2名成为发展对象、1名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打造红色堡垒。城桥镇大力推进新就业群体党组织的组建工作,成立了新就业群体党支部,为骑手们打造了专属的“红色根据地”。城桥镇设立黄凯辉“新星”工作室,邀请模范党员担任导师,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开展工作,并组织镇史馆参观、微党课学习等活动。

厚植服务根基,彰显群体“心”归属

做强“骑手驿站”。结合新就业群体“15分钟生活圈”建设,精心打造10个骑手驿站,不仅上线“骑手加油站”、设立“小哥信箱”,配备了专用座椅、饮水机、微波炉等设施,还推出升级服务,设置“益骑加油吧”扫码取物柜。在党群服务阵地以及外卖骑手集中居住社区,专门设置了骑手专用充电区,探索引入充电柜,切实解决骑手们的充电难题。

开展暖心服务。联合区域单位,成功孵化12个暖“新”善治公益项目,包括“人民驿”项目、“365”暖心行动、“新二代”关怀行动等。比如,聚焦骑手“医”“食”方面需求,一方面,联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启动“城心牵手·医骑同行”行动,为骑手提供定制化的体检服务,同时,每周一下午在人民路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免费义诊活动,耐心细致解答健康咨询。另一方面,联合人民食堂打造“人民驿”服务,不仅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十元定制餐”,还提供免费饮品,有效解决了骑手们休息、喝水、吃饭等难题。

丰富活动内容。城桥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吸纳灵活就业群体加入工会,推动新兴领域组建妇联、共青团组织,并协调交警部门与饿了么、美团结对开展交通安全意识教育。举办儿童节专场,举行中秋“暖新会”“骑手王者争霸赛”等丰富活动,让新就业群体增强了归属感。

激活红色动能,领航治理“新”征程

完善治理机制。结合新就业群体数量大、流动性强等特点,通过完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探索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激励新就业群体主动参与城市治理,组织他们积极参与防诈骗宣传、环境整治、文明交通劝导等公益活动,将社区治理需求转化为具体项目。聘用新兴领域党员担任“移动网格员”,组建“骑士志愿服务队”,发挥他们工作机动性强的优势,及时发现并反馈社区问题,持续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目前,已涌现出112位骑手参与社区治理。

强化能力培训。依托区级新就业群体培训平台机会,积极鼓励新就业群体参与急救员示范培训班等技能培训,依托城桥镇各级党群阵地资源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消防安全演练、交通知识宣讲、就业政策解读等培训和讲座,帮助新就业群体开阔眼界,提升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素质。比如,针对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群体,邀请交警部门结合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解读交通法规和安全驾驶要点,组织他们参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在亲身体验中提升交通安全意识。

推动结对共建。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与城桥镇各村(社区)结对。崇明饿了么、美团、圆通站点分别与新崇社区、花园弄社区、小港社区一对一结对,例如,美团骑手到花园弄社区参与社区环境治理;饿了么骑手与新崇社区困难老人结对,提供上门送餐送药服务;圆通站点快递员到小港社区为居民做社区公益消防宣传等,推动新就业群体持续参与社区的助老服务、交通宣传、文明创建等,展现“新”力量。

(上海崇明区城桥镇党委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