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提”强引擎 全域党建促融合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部署要求,聚焦“四件大事”(稳定、发展、生态、强边),聚力“四个创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创新实施“三抓三提”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有效融合、同频共振,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筑牢坚实根基。

抓基础强党建,提升行业协会商会凝聚力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创新搭建“扫码即听即看”线上学习平台,打造新兴领域理论学习“强磁场”,将红色教育深度融入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全链条,在全市文创、环保、科技等6个领域72家行业协会商会中全面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引导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促进山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建强基层组织,织密工作网络。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对全市72家行业协会商会开展全面排查,通过“压空壳”“填空白”等举措,推动党组织全覆盖。设立13个党建工作指导站,选派13名站长和28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党的工作对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全域覆盖和精准指导。

规范组织生活,激发内生动力。统筹指导行业协会商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创新开展“党员轮值”活动300余场;组织开展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社区“双报到”活动400余次,形成协同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积极搭建“党建+政策”“党建+项目”工作载体,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2000余次,发放《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学习资料3000余册,同步强化协会商会章程修订业务指导,推动实现“党建入章程”全面覆盖。

抓教育强素质,提升行业协会商会向心力

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制度体系。及时调整充实“两新”工委成员单位,由原来的16家扩充至26家,显著扩大“两新”党建工作覆盖面。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明确行业管理、组织、民政等部门职责,构建协同联动的管理机制。创新实施“三同步”工作法,将党建工作要求融入行业协会商会成立登记、章程核准、年检年报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环节,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效融合。

强化知行合一,锻造专业队伍。依托“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培训平台,增设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课程,分层分类培训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青年党员骨干。深入推进“双培养”(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工程,2024年全市行业协会商会新发展党员22名。举办市级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培训班,全面完成党员信息认定及核查工作,有效提升党建工作专业化水平。

大兴调查研究,破解发展难题。严格按照“应并尽并、应退尽退、应育尽育”原则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统筹采取实地走访、现场询问、列席会议等方式,扎实开展行业协会商会等党建工作专项调研5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564份,收集问题建议70余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同步指导完成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行业党委换届工作,充实工作力量,凝聚发展合力。

抓载体强创新,提升行业协会商会战斗力

助力志愿服务,彰显责任担当。引导全市行业协会商会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主动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万余场,参与志愿者5.3万人次,服务群众超50.3万人次,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山南市锦砻志愿者协会荣获2024年度西藏自治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山南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入围自治区2024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第二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名列。

强化示范带动,打造党建工作品牌。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创建特色党建工作品牌,深化统战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两优一先”“双强六好”党建工作示范点评选,总结推广西藏乃东甘肃青海企业家商会党支部、山南市锦砻志愿者协会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先进经验。在定日县6.8级地震救援中,西藏乃东甘肃青海企业家商会党支部迅速组建“爱心拉面”志愿队,第一时间投身抗震救援工作并向灾区捐款21.5万元,充分展现新时代社会组织的责任担当。

聚力服务大局,赋能民生发展。引导行业协会商会主动融入发展大局,聚焦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通过开展就业帮扶实现就业2530人,投入320余万元用于助残助学、生活救济等民生项目,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发展的实际效能。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