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领域党建扩面提质 蓬江加力奋进千亿经济强区

郭晓君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岸,作为江门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西翼城市核心承载区之一,商业集聚、业态丰富,各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主体。近年来,蓬江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千亿经济强区目标,实践探索出一条质量高、服务优的新兴领域党建新路径。

突出政治引领,织密组织体系

强化理论武装。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结合新兴领域特点开展专题学习和培训,分层分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园区、进商圈,引导党组织及党员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推进“两个覆盖”。以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为目标,持续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紧盯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近年来,蓬江区累计有100余家重点企业建立党组织,将党建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

优化党员队伍。推动党组织班子成员与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在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业务骨干、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中发展党员。分级分类举办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党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落实流动党员“回家”计划,健全新兴领域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机制,激励其走在前、作表率。以滴滴出行公司党支部为例,200多名党员司机主动归队“报到”,已有首批50多名滴滴党员司机在跑单路上亮身份、比奉献。

突出党建赋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赋能企业发展。实施新兴领域标杆党组织培育行动,推动党员在技术攻关、安全生产等领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24年,嘉宝莉携手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北新建材重组成立北新嘉宝莉涂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新嘉宝莉党总支也应运而生。在党建引领下,北新嘉宝莉通过促进协同融合开启了企业发展的新篇章。为进一步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北新嘉宝莉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落实党建与经营“一本账”,围绕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党建+”活动,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海目星公司党支部打造“五星”党建品牌,“党员技术攻坚小组”破解技术难题,为企业节省成本超千万元,推动棠下镇莲塘村与激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留用地合作开发项目,为村集体每年增收300万元。

赋能产业链壮大。实施“红色新动能”产业链党建启航行动,聚焦“3+2”产业集群,成立6个特色产业链党委,带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助力摩托车及零配件产业被认定为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摩托车产业链在亚太经贸发展联盟高端对话会上作产业推介。广交会期间,依托产业优势把境外采购商引流到蓬江“摩旅小镇”试驾车、看工厂、下订单。杜阮凉瓜产业链发展“凉瓜经济”,打造土特产“爆款”,助力乡村振兴。

赋能商圈升级。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深化商圈“职责—服务—活动”三张清单。推动“顺丰速运商圈治理先锋队”融入“蓬友·邻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项目,带动商圈党委成员同频共振合力共治。优化商圈“一门式”和“视频通办”窗口服务功能,3000多家企业经营户“圈”内可办200多项法人业务。持续开展主题活动,将人气“流量”变为消费“增量”。

突出凝“新”聚力,实现“双向奔赴”

着力构建暖“新”场景。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工会、共青团等资源,构建暖“新”阵地,拓展服务矩阵。盘活社会资源支持24小时“蓬友+”党群服务站,实现财政“零投入”。建成近2万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和1.3万多个换电柜接口,全面解决新就业群体充电难问题。挖掘餐饮、购物、理发、汽修等暖“新”商家,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低偿服务。推动建设友好型小区,在小区主要出入口规划设立快递、外卖车辆停车专区,绘制张贴小区导航线路图,简化通行手续,有效解决充电难、停车难、进门难问题。打造蓬江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让新就业群体可享受快捷办证、自助体检、换电维修等暖“新”服务,进一步推动关爱服务落地见效。

着力完善惠“新”保障。切实关爱新就业群体健康发展,提升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中心服务质效,整合司法、人社等部门资源,提供友好服务,解决子女入学、交通事故理赔等问题。用好社区公益性零工市场,将就业服务不断向新就业群体延伸,开展技能培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着力激发融“新”共治。推动新业态企业参与基层治理。组建新业态志愿服务队,常态参与防风防汛、送餐送考、交通疏导等志愿服务,助力江门建设成为能包容、有爱心的城市。

(作者系中共江门市蓬江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