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济南市现有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338家。为适应全市行业协会商会事业发展需要,济南市委社会工作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进一步理清思路、谋划发展、大抓落实,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各项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赋能“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

健全领导机制,强化统筹协调

突出高位推动。连续两年将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工作纳入市委年度重要改革事项和济南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双十”行动的重要内容,坚持“一年一主题、年年有深化”,每年研究制定工作要点,明确方向目标路径,实行顶格部署、专题推进,并通过常态调度、巡察托底,推动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落地。

突出书记抓总。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抓谋划、强指导,聚焦加强规范治理、引领发挥作用等方面多次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市委分管负责同志定期听取汇报,主动深入行业协会商会开展调研,切实在一线摸实情、解难题。市委社会工作部班子成员建立行业协会商会联系点13个,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推动联系沟通常态长效。

突出系统谋划。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工作,会同组织、民政、行政审批等部门,研究出台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不规范问题整治、负责人人选审核及任职管理、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机制12个,构建起全市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推动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突出协同联动。去年5月,率先建立市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吸收组织、发改、民政等12家市直部门参与,推动完善会议、请示报告、调研督导、宣传等4项运行机制,一年来,先后召开全体会议、联络员会议8次,推动解决行业协会商会归口管理责任不清、服务发展载体平台不足等难题18个,形成了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做实基础工作,筑牢发展根基

坚持摸底先行。针对行业协会商会因政策调整造成的登记和管理职能分离、动态管理不足等问题,市委社会工作部会同民政部门,集中3个月时间通过电话联系、实地调研、比对分析等方式扎实开展摸排,全面掌握行业协会商会基础底数、管理类别、党建工作、改革发展等情况,同步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为后续工作开展打牢坚实基础。

全面理清关系。根据集中摸底情况,综合考虑脱钩前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主办、主管、联系和挂靠关系,会同民政、行政审批以及有关市直部门反复磋商,于去年10月印发文件对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与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一一对应关系进行明确,同步细化业务主管单位10项、行业管理部门8项职责,通过2次集中培训详细解读政策,督促相关部门单位规范履责、发挥作用。

严抓规范管理。针对摸底过程中发现的行业协会商会内部治理不规范、自身建设有短板等问题,明确10种情形,集中半年时间开展规范整治专项行动,通过行业协会商会自查自纠、行业部门专项摸排、工作专班比对反馈等流程,确定整治对象46个,突出教育为先、处罚为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6类处罚处理措施,推动24家予以注销撤销,有效净化了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环境。

坚持党建引领,激活红色引擎

注重谋篇布局。实施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出台20条具体措施,高标准、高规格召开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科学擘画了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发展蓝图。

稳步理顺机制。率先出台调整理顺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的办法,立足济南实际,围绕落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督促行业管理部门分类分批组建社会组织党委,结合推进市委“两新”工委实体化运行,采取已成立实体社会组织党委的整建制划转、未成立的条件成熟后分批成立划转等方式,推动管理体制有序调整。

推进“两个覆盖”。将组织覆盖情况纳入部门、区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督促严格落实社会组织党建“六个同步”要求,同步推行市工商联异地商会“双揭牌”做法,分级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驻会工作,帮助符合条件的“一会一策”建立实体党组织,尚不符合条件的组建临时党组织或加大工作指导,一年来实现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组织覆盖率提高19%。

提升党建质效。聚焦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怎么看、如何抓等关键问题,坚持“小切口”破题,制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手册,创新每月发布主题党日参考主题清单,引导行业协会商会把党建工作抓在平时、抓在日常。协调市财政每年列支“两新”组织党建经费近2200万元,面向行业协会商会重点倾斜,确保党组织有钱干事。率先出台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人选审核办法,推动建立负责人线上联审平台,切实把牢“关键少数”,做到选对人、选好人。积极推行党员负责人与党组织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举办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骨干示范培训班,通过专题辅导、观摩研讨等方式,不断提升带头人队伍履职能力。实施标杆培育工程,对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特色亮点突出的行业协会商会,帮助深入挖掘提炼,去年以来先后培育济南农业产业协会“红领海右 绿润城乡”泉润党建等工作品牌12个。

搭建多元平台,融合服务大局

引导建言咨政。市委社会工作部、济南社会科学院牵头成立济南市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社科研究基地,每年聚焦1~2个重点选题开展专题研究。建立“会企之声”建议征集平台,面向行业协会商会征集产业发展等建议186条,指导形成行业发展报告34篇,为助力全市“4+10”产业链群发展提供智库借鉴。引导行业协会商会中的“两代表一委员”立足行业特点积极调研献策,据统计,先后有151件行业提案建议被各级人大、政协采用。

加强互动联通。创新成立济南市行业协会商会联合会,首批吸收62家市、区(县)级行业协会商会加入,通过搭建跨层级、跨行业、跨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实现资源整合、信息互通、政策协同、内部循环。牵头开办“泉城商协会大讲堂”,聚焦行业协会商会关注焦点热点,常态化开展形势分析、政策解读等活动,积极回应关切、更好赋能发展。

赋能治理发展。出台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助力省会高水平开放高质量招引“20条措施”,探索实施“百会创新、万企赋能”工程,推动在“4+10”重点产业链群组建行业协会商会,确保全面覆盖。举办省市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泉城行”“区县行”活动3次,指导区县与150余家省市行业协会商会资源链接互动,达成合作意向50余个,推动落地项目23个,投资规模近12亿元。广泛搭建“百会联百村”“百会联百社”等工作载体,引导行业协会商会主动践行社会责任,全力融入基层治理、服务乡村振兴,争当强省会建设标兵。

(山东省济南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