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就业群体打造“温暖之城”

万象汇商圈,网约配送员小陈在“友好商家”内以6.8折的优惠吃完了午餐,从“流动冰饮车”里取出免费的冰镇饮料;社区的暖“新”驿站内,“应急急救巡回课堂”直接把心肺复苏、创伤处理等培训送到骑手身边;体检车和体检中心里,新就业群体可选取他们方便的时间享受包含CT、血常规等项目的全身检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建设以来,不断丰富友好暖“新”场景,凝聚更加浓厚的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氛围。

正值暑期,扬州高新区许庄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里格外热闹,社区党委针对辖区新就业群体“带娃难”痛点,开设了爱心暑托班,还为“新”娃娃们安排了“一日快递员”职业体验等特色活动。这个设在快递站点旁的暑托班,不仅让快递员们能安心跑单,更通过精心设计的“职业体验”与“红色课堂”,让孩子们的假期更加充实有意义。

“没有劳动合同,工伤赔偿该怎么追?”“送快递的过程中被撞,损害责任由谁承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疑问,可以在春涛法律服务中心志愿者何春涛的科普下找到答案。春涛法律服务中心在暖“新”驿站设立常驻服务点,针对新业态劳资纠纷开通咨询热线,提供从合同风险筛查到纠纷调解的全链条护航。

这些都是邗江区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建设的生动缩影。服务阵地跟着新就业群体足迹“走”,服务内容围着需求“转”,联动协同提供关心关爱。近期邗江区还推出关心关爱服务项目,成立新就业群体网格法庭,联动多个镇街(园区)提供青年夜校、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等服务,连续三年开展新就业群体免费体检,将万象汇、吾悦等更多商圈升级成“友好商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设立暖“新”驿站,让新就业群体“路上的家”无处不在。

近期,邗江区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成立——队员们都是参加过应急救援培训的新就业群体,他们在送餐、送快递途中,如遇路人晕倒、交通事故等,将成为城市“流动急救点”,每人都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

新就业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日益高涨。来自宿迁市的徐海波,已在邗江从事快递行业13年,他和妻子都是双桥社区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一有空就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

“社区刚帮我联系报名了老年书画班,你们又帮忙送消暑物资上门,这日子有盼头!”近日,竹西街道安平社区的快递员志愿者将“清凉包”和牛奶等物资送进空巢老人窦阿姨家中,窦阿姨拉着志愿者的手感慨道。在安平社区“新就业群体+特殊家庭”结对机制下,6名快递员成为“应急接送员”,为腿脚不便的特殊家庭提供物资送上门的志愿服务。

越来越多的“邗小哥”成为“社区爱心接力手”“城市安全守护员”“出行服务先锋队”,在“友好同行、回馈友好”的良性循环中,共同绘就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美好画卷。

(本报通讯员 王张庆 缪婧)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