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水小岛何以汇聚志愿服务澎湃力量(新闻特写)

夏日的午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花鸟岛上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92岁的黄杏凤老人一边听着越剧,一边吃着用村里发放的“零花钱”购买的牛奶和饼干。“现在岛上老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黄杏凤满意地说道。

虽然地处悬水小岛,交通不便,老龄化程度高,但是,位于花鸟岛上的花鸟乡花鸟村日前出现在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公示名单中。花鸟村为何能够入选“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该村何以汇聚澎湃的为老志愿服务力量?

近年来,花鸟村坚持党建引领,深化“花鸟暖爱”海岛善治品牌建设,创新构建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协同、志愿团队服务、慈善资源链接的多方共治格局。

同时,花鸟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服务供给、凝聚社会合力,有效提升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推进服务均衡可及、优质共享,走出了一条具有海岛特色的善治之路。

作为嵊泗列岛最北端的悬水小岛,花鸟岛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花鸟村全村常住人口700余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超过50%,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海岛村落。

2022年底,花鸟村创新推出“爷爷奶奶的零花钱”公益项目,为9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100元消费券。“以券代现”既确保了专款专用,又提升了老人的生活品质。该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首批便募得资金5.2万元。

今年,“爷爷奶奶的零花钱”项目扩面至85周岁以上老人,“守望时光里”“爸妈幸福食堂”“邻里守望加油e站”等公益项目协同推进,截至今年6月,已累计发放“零花钱”近34万元,114位老人受益。

这个项目能够推广并持续发挥作用,得益于花鸟村构建的长效志愿服务机制,将岛上的资源集聚,精准服务老人。

花鸟村还实行志愿团队轮驻制度,引导民宿志愿者、艺术家志愿者通过“一元房费”“艺术品义卖”等方式参与为老志愿服务,并建立积分兑换激励机制。

目前,花鸟岛上志愿者占常住人口10.9%,这座悬水小岛逐渐成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家园。

6年前的一次旅行,让张黎斌与花鸟岛结下不解之缘。如今他是岛上一家民宿的经营者,也成了“新岛民”。“我们租用老年村民的房屋,都会为他们保留生活空间,并提供装修和日常照料服务。”张黎斌说。

近年来,花鸟岛创新构建“为老服务+海洋环保+文旅融合”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海岛共治新模式。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坚持党建引领,汇聚民宿业主等新老岛民力量;“海小青蓝海卫士”环保队开展“塑料瓶换礼品”活动,已回收废弃物超10万件。

“我们希望通过新老岛民的深度融合,让志愿服务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岛的纽带。”花鸟乡乡长白霓衣表示,这种模式守护了海岛环境,温暖了老人生活,带动了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

花鸟村还通过引聚人才,激活海岛发展动能。今年3月,海岛支老公益项目“守望时光里”在花鸟岛落地。作为该项目花鸟站的主理人,王坤身兼多职,既是养老管家,又是公益联络员,还是治理网格员。

虽然上岛才4个月,但王坤已经通过一次次走访陪伴,赢得了老人们的信任。对于王坤来说,花鸟岛不只是工作的地方,还是一个温暖的“家乡”,她想尽快成为花鸟岛的“荣誉岛民”。

白霓衣介绍,“荣誉岛民”称号主要用于鼓励和表彰对本岛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交流合作、提升本岛形象和影响力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新花鸟人,让大家在促进花鸟岛共富发展和志愿服务中收获成长。除了“荣誉岛民”,花鸟岛还开设了年度“最美海岛志愿者”评选。

花鸟岛将持续引导民宿志愿者、艺术家志愿者通过多种方式,助推海岛“宿养安居”模式,进一步探索优化“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总结凝练“花鸟暖爱”经验做法,继续讲好“爷爷奶奶零花钱”等品牌故事,扩大宣传力与影响力,促进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

(本报通讯员 俞芬芬 王宁)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