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洛阳市,有这样一位出租车司机,他以车轮为笔,以服务为墨,在方寸车厢间书写大爱篇章,用三十一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洛阳雷锋车队党支部书记、队长娄建党,他曾获得“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等50余项荣誉,先后当选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次和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这位先锋模范,将“雷锋精神”融入血脉,成为新时代的道德标杆。
坚守初心,甘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自1994年踏入出租车行业,娄建党累计安全驾驶里程达26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65圈。这份工作在许多人眼中只是谋生手段,他却将其化作传递温暖的公益事业。面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他主动承诺“终生免费接送”;遇到乘客遗失财物,无论价值高低,必定全力归还。
七年前,娄建党接到一通求助电话,西工区纱厂路的张秀莲老人偏瘫无人照顾。此后,只要有空,他便前往老人家中,陪她聊天解闷、打扫卫生。在老人附近居住的洛阳雷锋车队队员,也自发接力承担起送饭的任务,这份跨越数年的关怀,成为老人生活中的温暖依靠。三十一年来,从李宝军、权三福,到无数叫不上名字的乘客,无数家庭都曾接受过娄建党的无私帮助。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娄建党生活十分拮据,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支撑。
拾金不昧的故事在他职业生涯中屡见不鲜。1997年10月的一个晚上,娄建党收车时发现后座有个包裹,内有1万余元现金。那是失主为母亲筹措的救命钱。他在原地苦等两小时未果后,通过包内身份证,辗转多方最终将钱财完璧归赵。面对旁人“犯傻”的质疑,他坚定回应:“不义之财我不能要,这是做人的底线。”
汇聚微光,勇做雷锋精神的传播者
娄建党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集体方能凝聚磅礴伟力。2009年2月,他联合50名志愿者组建洛阳雷锋车队,众多退役军人和热心司机纷纷响应加入。这支队伍秉持“传承雷锋精神”的宗旨,累计帮扶救助2万余人次,从服务洛阳两会、河洛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到连续多年开展“爱心送考”,免费接送考生近1万人次;从常年为老弱病残提供出行便利,到成为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游客信赖的“城市向导”,洛阳雷锋车队已成为城市文明的流动名片。
洛阳雷锋车队成员李俊伟感慨道:“游客通过网络找到我们,是对洛阳雷锋车队的信任。这些年来是娄队长让我明白了‘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作为车队的一员,我无比自豪!”
党建引领,善做行业发展的带头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7年3月,娄建党依托洛阳雷锋车队成立“娄建党党代表工作室”,打造“车轮上的党支部”,创新推行“四微工作法”,即微党课在交接班时开展、微服务在行车途中提供、微建议在乘客交流中收集、微心愿在社区对接中实现。
洛阳雷锋车队全面推行“一旗一徽一栏一箱”标准化服务:出租车内悬挂党员先锋岗旗帜,驾驶员佩戴党员徽章亮明身份,设立服务承诺公示栏,配备急救药品、雨伞、拐杖等便民用品,赢得乘客广泛赞誉。近年来,洛阳雷锋车队党支部持续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打造“爱心送考”“夕阳红专车”等志愿服务品牌,累计服务时长超3万小时,让出租车成为流动的红色阵地。
服务大局,乐做文明古城的代言人
2023年,随着洛邑古城“出圈”,洛阳文旅经济迎来迅猛发展。娄建党带领洛阳雷锋车队主动融入发展大局,成立“汉服使者”分队,通过网络宣传洛阳“穿汉服、赏牡丹、品水席”的特色文旅资源。队员们以出租车为移动宣传阵地,沿途为游客讲解城市历史文化,开展“爱在洛城”爱心接送游客行动,在洛邑古城、天堂明堂等景区设立爱心接送点,服务游客2600余人次,被网友称为“最暖古都引路人”。
为满足群众多元需求,洛阳雷锋车队拓展成立汉服驿站、家电维修、医疗服务等5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服务100余场次。形成了“四心三帮”的服务理念,即礼貌待客用真心、拾金不昧用诚心、助人为乐用关心、扶危济困用爱心,遇到老弱病残热心帮一把、遇到路人有难伸手帮一把、遇到行李繁多主动下车帮一把,推动出租车行业服务品质全面升级,让每一辆行驶的出租车都成为传播城市文明、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流动窗口。
三十一年寒来暑往,娄建党用260万公里的行车轨迹丈量初心,以3万小时的志愿服务诠释信仰。那些珍藏的荣誉证书,不仅是个人奋斗的见证,更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注脚。正如他所言:“车轮不停,爱心不止。”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娄建党正带领洛阳雷锋车队,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大爱篇章。
(河南省洛阳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