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心泉意”织就同心网 邻里守望共筑幸福长

刘国庆 冯恩洁

为打造“环境宜人、邻里和睦、文化浸润”的幸福家园,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龙泉社区以“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为突破口,统筹资源、创新机制,践行“泉心泉意365”党建工作法,推动“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项目落地落实,推动基层治理与居民自治深度融合,让“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在社区落地生根。

建强队伍,夯实治理人力根基

专业社工队伍“精准滴灌”。聚焦老年人、双职工家庭等群体需求,量身设计“老年大学”“泉苗苗课堂”“泉邻议事”等10个“邻里守望”子项目。通过入户需求调研、项目策划、资源对接,实现服务与需求“精准匹配”。例如,针对走访发现的老年群体及特殊困难群体就餐难题,设计“老者安之”项目,开展上门送餐、助医陪护、上门家政等服务,实现民生服务专业化与精细化。

志愿队伍“多方共治”。深入挖掘热心居民、退休职工以及具有特长爱好的社区“能人”,为社区志愿服务“补能”。组建“红心好帮手”“妈妈帮”“艺舞飞扬舞蹈队”等16支志愿服务队,吸纳居民志愿者300余人。志愿者化身“邻里网格员”“文化传播者”,累计参与服务时长2300余小时,在为民服务阵地上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红心好帮手”和“妈妈帮”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获评县级“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党员骨干“先锋领航”。发动“双报到”单位、驻区单位党员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采取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服务接单的“三单式”服务。针对家长关心的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问题,社区联合3家“双报到”学校单位每月固定举办一期家长大课堂。通过社区搭台,实现学校在职教师与家长沟通零距离。退休党员发挥余热,担任楼栋长和纠纷调解员。企业局家属院退休党员连文娟带领“银发先锋”服务队,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实现30户居民100%缴费,彻底结束了家属院无供热和燃气管道的历史,连文娟也被评为“临朐好人”。

盘活资源,拓宽直立保障渠道

“以需定收”激活内生动力。针对居民差异化需求,推出“市场化+低偿”相结合的便民服务项目。如面向双职工家庭,为解决孩子寒暑假无人管问题,开设寒暑假低偿托管服务。所有收入除满足必要开支外,全部反哺社区,用于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等,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

“共建联盟”汇聚社会力量。联动辖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邻里共建”行动,吸引“双报到”单位、门店、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加入“共建联盟”,将各种资源串联起来,让社区治理从“独角戏”转变为“大合唱”。例如,为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社区开办积分超市,所有兑换商品均为各“共建联盟”成员捐赠;每月联合各成员固定开展“公益市集”活动,为居民提供政策宣讲、免费洗鞋、义诊等便民服务。

筑牢阵地,打造居民活动磁场

“一老一小”阵地暖民心。打造升级2400平方米党群综合服务站,设有门诊、食堂、理疗室等功能区,构筑“出户可及、群众便利”的“15分钟服务生活圈”。社区食堂通过“市场+平台”运作模式,以实惠的价格、便利的服务,解决了辖区2100余名老年人和上班族的吃饭问题。设立“泉苗苗”服务项目,提供周末课堂、寒暑假托管、青少年研学以及未成年人心理关爱咨询等服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文化浸润”阵地聚人心。设立书画大厅、舞蹈大厅、阅读角等功能区,供社区文艺爱好者免费使用。开办“青年夜校”书法班,让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成为常态。以社区5支文艺志愿服务队为依托,发起“艺暖桑榆”文艺助老项目,常态化独立承办文艺演出等活动。今年以来,社区累计举办各类文艺演出16场,惠及居民5000余人次。龙泉社区舞蹈队获评县级“优秀群众文化团队”称号,成为社区文化服务的亮丽名片。

“议事协商”阵地汇民智。“泉邻议事”项目通过打造“楼栋议事角”“物业阳光日”等微阵地,精准收集居民需求,共同商议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组建8支物业志愿服务队,常年为居民开展附加服务。“家在社区”公示牌和幸福楼栋牌实现全覆盖,让居民有事找社区成为常态。今年以来,已解决突出邻里矛盾和居民问题等20余件。

“邻里守望”项目实施以来,社区治理呈现“三升三降”态势:居民参与率、服务满意度、文化团队数量显著提升;邻里纠纷、安全隐患、社区投诉量显著下降,社区宜居底色更亮、友善氛围更暖、文化气息更浓。

龙泉社区将持续以“邻里守望”为纽带,深化“党建引领+多方共治”机制,以更实举措绘就宜居宜业的社区治理新图景,让幸福在居民身边可感可及。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办事处)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