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一”行动让城市温暖触手可及

清晨6点,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网约配送员王师傅的手机响起订单提示音。如今在大街小巷穿梭,他心中多了一份温暖:小区保安会主动帮他刷卡放行,商圈附近有专属停车位,送餐间隙还能在“暖心驿站”喝口热水。“以前送餐像‘打仗’,现在感觉这座城市更亲近。”王师傅的笑容里满是暖意。

这样的温暖,源自盐城市大丰区委社会工作部推出的“六个一”行动。该区聚焦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需求,从细微处发力,打造“小哥友好社区”,让城市善意融入日常点滴。

一张证,让通行不再“卡壳”。以前,繁琐的小区登记流程让骑手心急如焚。如今在大丰区,只需亮出订单或工作证,即可快速通行。“这并非简单放行,而是双向奔赴的信任。”大丰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介绍,简化流程的同时,还制定了《小哥文明公约》;物业则承诺“积极引导、积极协调、积极服务、积极反馈”,变“管理”为“服务”。

一幅图,把“迷宫”变成“坦途”。“第一次进这个小区送餐,绕了20分钟。”骑手小李的窘迫已成为过去。大丰区在试点小区入口悬挂“小哥友好地图”,楼栋号、充电柜、卫生间等信息一目了然。这张精准地图由社区工作者和骑手共同“踩点”绘制,切实提高了配送效率。

一个车位,解决停车难问题。午间商圈车流如织,“骑手专用停车位”上的电动车却井然有序。“以前找不到地方停车,临时停车常被处罚。”骑手老陈说,“现在有了专属停车区,取送餐安心多了。”

一块留言板,听见心里的声音。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墙上,一块“小哥留言板”写满建议:“驿站能不能增设几个充电插头?”“有的小区晚上路灯太暗,送餐不安全。”……社区工作者张波说:“每条留言我们都会跟进。”前不久,有骑手反映窨井盖破损,社区当天就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了修复。

一个驿站,成了“路上的家”。下午4点,几名骑手在“暖心驿站”休憩、充电、闲谈。这里配有微波炉、饮水机、医药箱,部分驿站还整合就业指导资源,帮助骑手规划职业发展。“累了进来歇会儿,充充电,也给自己‘充电’。”年轻骑手小季笑着说。

一批小店,延展温暖到日常。傍晚,骑手小刘走进“暖新食堂”,凭工作证享受优惠套餐。“跑了一天,能吃上优惠的热乎饭心里挺暖的。”在大丰区已有20余家涵盖餐饮、理发、药店的“小哥友好”商户为骑手提供专属优惠。

“六个一”行动让无数骑手真切感受到城市温度。大丰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说:“城市的美好,不在于高楼大厦,而在于每一个人都能被善待。”如今,越来越多的骑手愿意在大丰区停留,这份温暖正随着他们的脚步,无声传送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