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将推动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作为重要抓手,聚焦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建设,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制度机制、优化服务管理、发挥多方作用,全力推进党的建设与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深度融合,持续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行业发展动能,为行业协会商会健康发展筑牢根基。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协同发展合力
加强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是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
理顺管理线。银川市深入开展调研摸排,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起由市委社会工作部统一指导,行业党委、行业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具体负责,行业协会商会基层党组织负责日常的“1+3+N”管理机制,全面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同时,遵循“重要协会商会重点管、一般协会商会管重点”原则,分层分类建立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重点名录,实现精准施策与监管。
扩大覆盖面。深入推进“两个覆盖”,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孵化组建等多种方式,新成立社会组织党组织36个。针对暂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行业协会商会,新建群团组织76个,并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增强凝聚力。督促指导行业协会商会完善党组织规章制度,健全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机制。印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常见问题清单》,指导58家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开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同时,推行党组织班子成员和管理层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方向。
突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坚持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为行业协会商会的健康发展划定清晰“跑道”。
健全工作体系。银川市制定印发《银川市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和改革发展协调推进机制》,落实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构建起市委社会工作部门牵头抓总,民政局、审批局、工商联等部门各负其责的监管机制。建立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将“日常协商”与“定期议事”相结合,打造集交流、会商、督办于一体的工作平台,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压实行业责任。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党建”,在民政局、住建局、司法局、体育局指导下成立社会组织、物业服务、律师行业、体育类等4个行业综合党委,推动行业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从严抓好党建工作。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换届选举、重大事项备案、负责人述职考核等工作,明确各行业管理部门监管重点,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强化综合监管。全面实施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选任前联合审查和年度定期审查制度,严格规范选任、公示、履职等环节,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联合民政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组织开展涉企收费清理专项行动和清理规范优化创建示范评比表彰活动,强化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监管。截至目前,已办理注销登记11家协会,依法撤销3家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且未开展活动的协会,将6家协会列入活动异常名录。
优化服务管理,激发行业内生动力
提升行业协会商会生存力、竞争力与发展力,需要从练好内功入手。
推进依法自治。严格落实《行业协会商会自身建设指南》要求,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参与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会员企业经营行为,营造依法竞争、合规经营的行业环境。
加大政策扶持。落实政府向公益性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以公益性创投项目为依托,探索政府职能转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创新的新路径,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累计实施涵盖老年关怀、儿童保护、残障人士支持等领域的63个公益项目,服务6600人次。
优化布局结构。鼓励在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设立新的行业协会商会,推动业务重叠、运转失灵、服务缺位的行业协会商会有序退出,逐步形成门类齐全、覆盖广泛、作用显著的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格局。
注重作用发挥,支持鼓励健康发展
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积极践行职责使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助力乡村振兴。深化“百企帮百村”“万企兴万村”行动,组织会员单位发挥专业、资源、人才优势投身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近年来,120余家行业协会商会提供1087个帮扶项目,投入帮扶资金6231万元。
助力招商引资。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参加各类招商活动与产业推介,当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宣传员”、产业政策的“解说员”。银川江苏南通商会开展“江苏企业家银川行”活动,签订9个投资项目,投资额达63亿元;银川福建南安商会助力闽宁协作,十年来招商引资70亿元。近年来,依托商会实现招商引资超500亿元。
助力稳岗就业。积极响应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号召,近年来,动员行业协会商会吸纳就业人员1200多名,会员单位接收近6万名就业人员,为稳岗就业作出积极贡献。
银川市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不断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同频共振,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