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中央社会工作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组织开展的“千行百业志愿行”活动部署,江苏省淮安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资源整合力、专业引领力和行业凝聚力,立足行业协会商会资源优势,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民生需求深度融合,以“行业志愿+”行动书写新时代社会组织的责任担当。
聚焦“行业+民生”,绘就服务同心圆
淮安市行业协会商会坚持“群众所需即志愿所向”,围绕创业就业、特殊群体关爱、文化惠民、法治保障等民生领域,精准设计服务项目。全市百余家行业协会通过将志愿服务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以“小而专”“精而实”的志愿活动赋能社会发展。淮安市女企业家协会走进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将创业课堂送进校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为青年学子搭建求职招聘工作平台,先后为1000余名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为150余名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淮安市出版物发行行业协会利用世界读书日等契机,组织会员开展以“与书相遇,阅见未来”为主题的书香集市活动30余场次,协会会员化身“阅读使者”,将阅读种子播撒到全市的每个角落,真正让图书“流动”起来,知识“传递”开来;淮安市律师协会联合市总商会开展“法润淮商,助企强会”行动,用专业服务护航企业成长,目前已累计开展专项法律服务32场次,解决企业法律难题47件;淮安市洪泽区稻米产业协会走进乡村,通过直播带货技术教学、电子商务资源共享,带领农村创业青年走上电子商务发展之路,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从校园到社区,从企业到乡村,行业志愿力量正以多元形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坚持“温度+深度”,打造公益新范式
淮安市行业协会商会志愿服务注重“量”的覆盖,更追求“质”的提升。一方面,依托行业技术、人才、平台等优势,将传统志愿服务升级为“技能帮扶”“知识共享”“资源赋能”等新模式。淮安市草莓协会成立“淮味千年‘莓’好淮安”草莓科技志愿者服务团,整合和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的政策、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建设一区(县)一个草莓标准示范园,组织开展种植培育工作,先后邀请省市专家和乡土专家开展种植技术、品牌建设、产品营销培训、指导、交流和田间观摩40余场(次),义务培训草莓技术骨干和莓农3400余人(次)。淮安市企业信用管理协会采取集中培训、举办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常态化普及信用管理知识,通过上门培训,将信用知识宣传转化为企业“信用体检”。另一方面,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建立服务基地、培育志愿服务品牌,推动短期活动向长效服务延伸。盱眙县新生代企业家商会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设立“道德模范慈善扶持基金”“新生代·助学圆梦基金”等多项公益基金,参与培育“万名老人看盱眙”“七彩假期 筑梦前行 向阳生长”夏令营等志愿服务品牌,近年来,商会牵头组织捐款捐物超过1500万元。行业协会商会的深度参与,让志愿服务更接地气、更具底气,为基层治理注入了专业化、可持续的新鲜血液。
构建“协同+长效”,激活共治新动能
在志愿服务行动中,淮安市注重打破行业壁垒,建立“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协作机制。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征集发布全市行业协会商会专业能力与发展需求清单。行业协会商会以清单发布为契机,主动融入发展大局。企业、村(社区)、社会组织等依据清单和实际需要,与相关协会商会建立联系,加强互动合作,促进发展共赢,形成“行业牵头、多方参与、合作共建”的志愿服务生态圈。淮安市清江浦区青年企业家商会联合区人社局、区法院举办“惠企普法行”活动,搭建政企沟通法治服务平台,增强企业法律意识;淮安市清江浦新生代企业家商会、淮阴区新生代企业家商会、盱眙县青年商会、淮安市残联电商培训中心“三会一中心”协作联动,以共建电商培训基地、公益项目结对等方式,构建“政商协同、社会参与”的多元助残新模式。市委社会工作部还牵头打造“古运传爱 志愿淮安”“基层治理100+”等志愿服务品牌,引导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常态化推进,淮安正探索出一条“行业资源反哺社会、志愿行动助推行业成长”的双赢新路径。
志愿星火汇聚,文明潮涌淮安。淮安市行业协会商会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履行社会责任,彰显行业担当。自2024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600余场次,惠及群众超2.3万人次。这场汇聚行业力量、践行文明初心的志愿服务行动,充分展现了行业协会商会“服务大局、回报社会”的使命情怀,生动诠释了志愿服务“人人可为、行行有为”的独特魅力。未来,淮安市将持续深化行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让千行百业的“专业之光”点亮更多民生幸福。
(江苏省淮安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