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统筹协调,坚持分类指导,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促进新兴领域健康发展。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全面落实党的领导,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是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的需要,也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风险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我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聚集了大量新就业群体,他们日益成为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一环,也给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怎么建、力量弱、如何起作用”,成为新兴领域党建特别是新就业群体党建需要破解的难题。
推进“两个覆盖”有形有效
破解“怎么建”问题
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是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确保全覆盖,固本强基,防止‘木桶效应’”。
新兴领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和就业承载的重要阵地,其党建工作起步晚,党建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初创企业、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人员流动性强,导致党组织建立难、巩固难、发挥作用难;一些社会组织党员人数较少,专业化的党务工作力量不足,党建工作“无人抓、不会抓”现象突出;一些体量较大的平台企业,业务种类多、范围广,影响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加强政治引领。面对这些挑战,浙江省宁波市打破传统党组织设置固化思维,通过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
浙江省宁波市的实践探索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建强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不能“新瓶装旧酒”,应积极探索更加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一是提高分类施策的精准度,针对不同规模、不同业态、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人员结构的新兴领域组织,量身定制党组织建设方案。二是提高条块结合的协同性,构建地方党委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党委紧密协同的工作机制,形成“条块联动、职责清晰、优势互补”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避免出现覆盖盲区和责任真空。三是提升上下联动的贯通力,通过信息互通、经验互鉴、资源互助,形成上级有力指导、基层活力迸发的良性循环。
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破解“力量弱”问题
党建工作力量薄弱,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突出,是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一大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这为我们破解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针对现阶段新兴领域存在的党务工作者专业性不足、兼职化普遍、流动性大,以及党支部工作制度执行不规范、活动吸引力不强等现实挑战,必须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促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理念,推动党建工作全面融入新兴领域组织发展、行政架构、人才培养、生产经营、文化建设、形象塑造等各个方面,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引领方向、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坚强堡垒。
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需要多维度发力。一是选优配强带头人,注重从业务骨干、管理层、技术能手中选拔培养懂党建熟业务的党组织书记,探索设立专职党务工作者岗位或明确党建工作专员。二是强化专业赋能,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根据新兴领域特点,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党建实务、群众工作、组织发展、行业政策等教育培训、实践锻炼,提升党务工作者“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能力。三是深化“双培养”工程,聚焦关键岗位、核心技术团队,“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
深化共融发展
破解“如何起作用”问题
新就业群体职业构成复杂、行业类型广泛,他们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容忽视的是,这一群体也有不少急难愁盼问题,在权益保障和服务关爱方面还存在短板和不足。因此,如何有效引导这一庞大而活跃的群体,将其巨大潜能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动能,是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大课题。
破解新兴领域党员“如何起作用”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组织引领作用,精准施策,搭建舞台,推动党员成为“领头雁”,带动整个群体在行业创新升级中勇挑重担、多出实绩;在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基层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积极作为、贡献力量,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让新兴领域党员有意愿、有平台、有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体可从以下层面着手:一是构建“线上+线下”服务阵地,在为党员提供线上学习交流、诉求反映、服务获取渠道的同时,依托区域党群服务中心、楼宇商圈服务站、户外劳动者驿站等,打造集学习教育、政策咨询、权益维护、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温暖之家”。二是搭建示范引领平台,在技术研发、经营管理、服务提升等关键环节,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攻关组,鼓励党员立足岗位创新创效。三是引导党员牵头成立志愿服务队、矛盾调解小组等,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公益慈善、邻里互助等活动,并发挥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移动哨兵”作用,鼓励他们及时发现并上报基层矛盾隐患、安全隐患、社情民意,筑牢社会平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探索新兴领域党建的有效路径,是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破解“怎么建、力量弱、如何起作用”这三大核心症结,关键在于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引领和系统思维。通过精准施策扩大“两个覆盖”的广度与深度,推动党建与业务的互促共进、共融发展,方能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新兴领域的发展优势、治理优势。
(作者单位均为中共宁波市委政策研究室)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