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质的跃迁,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推动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此后又在多个场合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近两年,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布局新赛道、新产业,彰显其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尤其需要强大而正确的方向引领与力量凝聚,这恰恰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优势与思想伟力的集中体现。在民营企业中,党的组织建设如同根植于创新沃土的“红色引擎”,为激发新质生产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与精准导航。
立根铸魂,思想引领校准创新航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中,通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有助于民营企业深刻把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导向,使创新实践自觉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大蓝图。目前,许多优秀民营企业探索将党建工作有机嵌入公司治理结构、重大决策流程与日常经营管理,使党的组织力深度融入企业创新体系。这种融合机制使党组织成为企业战略决策的“智囊团”与创新风险的“压舱石”,有效提升了民营企业应对复杂挑战、把握战略机遇的能力。
强基固本,组织优势锻造创新铁军。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健全且充满活力的基层党组织,是新质生产力在民营企业落地生根的关键保障。将党支部建在研发链、项目组、生产线等前沿阵地,能有效破解创新资源分散、协同不足等难题,实现创新要素的精准聚合与高效配置。同时,可以实行“双向培养”制度,着力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在关键核心技术岗位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使党员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中流砥柱。
涵养生态,文化聚力厚植创新沃土。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能营造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创新生态。党组织倡导的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奉献精神,与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程师文化高度契合,共同构成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厚文化根基。这种由党建引领的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成为新质生产力茁壮成长的优质土壤。
本期特别策划聚焦浙江省宁波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近年来,宁波民营企业竞逐新制造、开辟新赛道,成为全国首个“百冠之城”。作为宁波民营企业代表的江丰电子,在创业之初就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章程,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架构,公司创始团队怀揣产业报国、科技强国梦想,投身超高纯金属材料和溅射靶材研发生产事业,把完全依赖进口的“卡脖子”短板做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产业。江丰电子的成功充分说明,党建不是束缚企业创新的藩篱,而是锚定方向的指南;组织力一旦融入创新血脉,便能释放驱动未来的永恒动能。相信中国民营企业必将在发挥党建引领力,赋能新质生产力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本刊编辑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