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山东省新泰市新汶街道大洛沟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刚开门,“巾帼志愿者”陈小婷就忙碌起来,今天她要帮结对的孤寡老人史奶奶购买降压药。同一时间,社区的“城市书房”里,山东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已摆好棋盘,等着孩子们的到来;隔壁的专业社工工作室里,李玉霞翻开笔记本,准备回访上周做过心理疏导的居民……这一幕幕充满温情的“社区日常”,正是新泰市跑出民生加速度的鲜活注脚。新泰市委社会工作部以“志愿新泰 爱润平阳”服务品牌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精准服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基层治理更添活力。
阵地共建,从“单一空间”到“服务矩阵”
“我们立足老党员多、老干部多的实际,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投资160万元建设‘长安幸福家’,同时组建了‘银辉’党员、‘红色家园’等志愿服务队,定期为社区老人提供健康义诊、代购代办、送餐上门等贴心服务。如今,老人们不仅能来社区下棋、跳舞、唱歌,还能随时享受到专业服务,社区空闲场所‘活’起来了,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新泰市新汶街道长安社区党委书记王越说。新泰市委社会工作部以“五有”标准为基准,按照“场所换服务”的原则,对46个社区原有场地进行优化整合,将社工站(室)、小组活动室与党群服务中心统筹规划,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划分出综合办公室、会客厅、活动室、个案服务室、“心和”沙盘疗愈室、城市书房以及社创空间等功能室。同时,推出“志愿积分存折”,鼓励居民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构建从“场地相加”到“功能相融”为一体的覆盖全面、横纵到底、紧扣服务主线的“阵地综合体”。此外,市委社会工作部综合考量服务辐射范围、功能实用等因素,在居民相对集中的场所打造141处“红色驿站”,为群众开展政策宣传、物业服务、托幼服务、快递服务等志愿服务。
专业赋能,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共治”
“是他们(社区工作者、专业社工和志愿者)让我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的生活又有了盼头。”李明(化名)感慨地说。“我包保的低保残疾人李明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了,这几天他情绪特别低落,需要专业社工介入。”新泰市青云街道福田社区党委书记王康在周例会上说道。随后,社区工作者联系了专业社工朱凤伟,对李明开展专业服务,朱凤伟运用倾听、共情等专业技巧,多次与李明深入沟通,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社区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照料李明,帮助他打扫卫生、陪他聊天。此外,朱凤伟还积极链接康复机构,为行动不便的李明提供免费康复训练。在多方努力下,李明成功渡过难关。
新泰市各社区坚持以困难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引入35名持证专业社工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网格员、志愿者走访困难群体,协助专业社工建立特殊对象“一人一档”服务档案,利用个案工作、社区照顾等方式开展跟踪服务,创新“网格发现—专业社工评估—任务拆解—志愿者执行—专业社工跟踪—效果评估”六步闭环,构建起“专业社工引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的互动互促格局。
项目协同,从“零散服务”到“精准滴灌”
“针对以往志愿服务零散、不系统、不持续的问题,我们对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升级,打造‘和谐使者工作室’,6名‘和谐使者’入驻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协助志愿者培育孵化志愿服务组织和项目。”新泰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工作人员说。新泰市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引入项目化运营方式,以项目统一运作为纽带,积极链接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等资源,建立以专业社工为主,志愿者为辅的服务合作机制,按照“需求征集—项目试行—审核评估—入壳—出壳—长期实施—评估跟踪”的孵化流程,建立项目征集、综合评估、队伍组建、实施运营、反哺中心等一整套具有针对性、服务性的项目孵化工作机制,持续深化项目带动、资源互助、人员联动,孵化了“希望小屋”“河畔学堂”“方圆计划”“同舟共济”等一批在全省叫得响的志愿服务项目。
下一步,新泰市委社会工作部将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路径,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统筹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力量,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协同服务网络,将“你”和“我”变为“我们”,推动“党员联管、治理联抓、应急联动、困难联帮、文明联创、服务联手”,全面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作者单位均为山东省新泰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