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行动 共筑新业态党建服务圈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鸿城街道党工委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特点,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开展“蜂巢”行动,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织密阵地网络,构筑“蜂房式”服务堡垒。紧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变化,强化组织引领,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持续升温。摸清底数实情,结合“两个覆盖”质量提升,持续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全面掌握8家新业态企业情况,选派8名党建指导员“一对一”联系服务,指导企业与街道、社区开展组织联建、活动联办、队伍联育,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全域阵地覆盖。坚持实用高效、一室多用原则,高标准构建“6+29+2”全域红色矩阵(6个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9个社区、小区党群服务站,2个“春城驿家”党群服务站),以有形阵地建设强化无形政治引领,推动组织覆盖与服务触角“双下沉”,凝聚新兴领域发展力量。

整合资源能量,搭建“蜂蜜式”关怀平台。坚持“小切口、办实事、解难题”,用暖心服务回应新就业群体需求。聚焦日常服务,在提供歇脚、取暖纳凉、应急药品等基本服务基础上,考虑工作时间、聚集地点等因素,依托“刘老根小厨房”社区餐厅为新就业群体推出“10元简餐”、“错时就餐”等专属用餐服务,实现暖心关怀全覆盖。聚焦协同联动,深化“骑手友好小区”建设,组织社区党委、物业企业和外卖驿站签订《三方共建协议》,通过简化门岗登记流程、划定电动车停放区域、悬挂骑手友好地图等措施,畅通骑手配送“最后一百米”。聚焦解忧帮困,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为导向,联动人大、政协、工会等部门,通过“面对面”走访、“心贴心”服务,广泛搜集“微心愿”,推出理论宣讲、健康体检、暖心慰问等服务,助力新就业群体在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解忧、心理上解压。

激活内生动力,锻造“工蜂型”治理先锋。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有效路径,激发主动参与热情。深化赋能共治,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社情的“活地图”优势,吸纳其成为“流动网格长”,通过居民小事“随手帮”、安全隐患“随手拍”等方式,引导其参与辖区治理,汇聚基层治理“微力量”。强化积分激励,秉持新就业群体与基层党组织双向奔赴理念,鼓励新就业群体融入文明创建、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以服务助治理、以积分享兑换”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鸿城街道党工委供稿)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