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发展的“活力细胞”,也是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以“组织聚力、服务破题、治理协同、保障固本”四大体系为核心,构建起“党建引领—需求响应—资源整合—效能转化”的闭环生态,让1.2万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在“蓉北枢纽门户”感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
筑牢红色根系体系
织密组织覆盖,激活流动党员“红色动能”
一是区街协同共谋“一盘棋”,破解组织覆盖“碎片化”。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组织松散的特点,金牛区遵循“优服务—聚人群—建组织—促发展”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思路,构建“‘两新’工委—行业党委—街道党工委—企业党支部”四级组织架构,在电商直播、快递物流、产业园区等新兴领域成立行业综合党委14个,全覆盖组建街道“两新”综合党委13个,建立流动党员动态数据库。在抚琴“犇犇牛”网约车司机之家打造“车轮上的党支部”,开展“安全驾驶标兵”、“红色方向盘”等特色党建活动,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在新就业群体中传播、落实。二是党建指导员激活“微细胞”,打通教育管理“末梢”。选派34名专职党建指导员下沉至美团、顺丰等平台企业站点,建立“1名指导员+N个网点”结对机制。在荷花池商圈试点“午间微党课”,利用骑手午休时段开展15分钟“红色故事会”,累计覆盖1200余人次,实现“送单路上学思想、休息间隙受教育”。三是流动党员驿站筑牢“桥头堡”,打造家门口的“红港湾”。在快递网点、电商基地建立12个流动党员驿站,推行“三找三亮”行动(找党员、找组织、找阵地,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将244名流动党员纳入管理。营门口“红房子驿站”设置流动党员服务台,累计解决问题诉求328件,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建强暖“新”矩阵体系
构建服务网络,延伸便捷生活“幸福半径”
一是三级阵地实现“15分钟服务圈”,小场地释放大能量。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闲置社区用房等资源,按照“五有”标准(有场所、有标识、有设施、有管理、有服务),建成“1个区级枢纽站—13个街道服务站—90个社区微驿站”暖新服务网络,形成“10+N”服务体系,配备医疗急救用品、休息桌椅设施等,具备10项基本功能,为新就业群体提供N项特色服务,建立24小时不打烊暖“新”驿站。二是数字孪生赋能“一键触达”,让服务跟着骑手跑。开发“金新向党”小程序,集成找驿站、在线维权、技能培训等28项功能,联合高德地图上线“暖新服务热力图”,实时标注300余个充电桩、公厕点位。2024年累计解决进门难、找楼难等诉求1481件,配送效率提升20%。三是社会化资源注入“源头活水”,共建暖“新”生态圈。发动75家餐饮商户推出“小哥专属套餐”,对达标商户授予“暖新友好店”标识并给予流量扶持。发动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睦邻亲·健康伴行”活动,发放万份体检礼包,为新就业群体开通就医绿色通道。
创新治理协同体系
引导双向赋能,汇聚基层治理“三新力量”
一是以结对共建推动“社会流量”成为“社区定量”。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纽带作用,实施“一社三新”牵手行动,加快推动新就业群体和社区党组织、“两新”组织、居民群众深度融合。通过开展建联入格、协议共建、志愿联动、心愿认领等6个系列活动,发动47个属地社区党组织与108个站点网点“结对子”,推动社区党组织与辖区“两新”组织、新就业群体站点(网点)建立常态化联系和双向服务机制,实现从“松散流动”到“紧密组织”转变。二是以互融互促推动“治理对象”成为“治理力量”。建立“社区—站点(网点)”、“帮帮团”机制,定期收集比对社区在安全隐患排查、政策宣传等方面的人力缺口,以及站点(网点)在生活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问题诉求,通过“双向需求清单”匹配资源,实现“有困难找社区,要人手找站点”双向互帮互助。组建“网格骑士”服务队14支,在130个小区、站点推广运用“金新向党”小程序,集成无感通行、线索上报、志愿认领等功能,鼓励队员利用派发快递和配送外卖的时机发现上报安全隐患或事件线索,累计上报有效线索2300余条。三是以榜样引领推动“最大变量”成为“最美增量”。将46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中的党员、骨干、优秀代表等纳入网格员储备人员,13名作为社区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营造关心尊重新就业群体的社会氛围。
夯实长效保障体系
贯通权益链条,筑牢兜底闭环“四梁八柱”
一是全方位护航权益保障。建立新就业群体劳动纠纷“接诉即办”机制,发动律协党组织与行业协会结对共建,组建“骑手法律援助团”,提供劳动仲裁代办、工亡赔偿标准咨询等12项专属服务,帮扶43人挽回损失20余万元。稳妥扩大新就业群体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拨付1290余万元,覆盖550余人次。建立集体合同集中签约机制,推动14家平台加盟、合作企业签订工资专项协议,惠及劳动者6000余人。二是全过程助力成长发展。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金帮扶·就业服务点”104个,提供就业咨询、岗位对接、技能培训等服务,常年动态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帮助450余人转岗发展。三是全覆盖加强关心关爱。投入启动资金10万元创办服务于新就业群体及子女的“暖新计划”关爱基金,面向困难新就业群体,推出月租仅150元的“一张床”宿舍型租房项目,联合中小学、民办培训机构、早教中心,开设新就业群体子女寒暑假公益托管服务点位161个,解决新就业群体后顾之忧。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