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梦,百年十七房。作为全国文明村,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十七房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典雅的风貌与和美的乡风。这个占地2.7平方千米的古村里,有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落之一。从这里走出的“老凤祥银楼”创始人郑熙、英雄墨水创始人郑遵法等郑氏后人,走南闯北、披荆斩棘,书写了早期甬商传奇。因此,十七房村也被称为甬商之源。一直以来,“崇尚尊儒、明礼诚信、乐善好施、慈孝睦邻”作为十七房村的村风家训代代相传,并成为十七房村的文脉基因历久弥新,成就了村庄的文明之风。2023年5月,为进一步推动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直达群众,镇海区探索实施“信息到家”工程,试点工作在十七房村探索起步。通过两年的运行,“信息到家”不仅让正能量信息直达群众家中,也让群众成为文明乡风的传播主体和实践明星。
传播体系中
村民成为文明乡风的推介官
“信息到家”让正能量信息直接触抵千家万户,全面迭代基层传播话语体系,让群众成为传播的中坚主体。在“信息到家”的传播生态建设中,十七房村高度重视村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并打造“1+3+N”的文明传播架构,让村民成为文明乡风的传播推介员。
打造一支文明传播队伍。当地形成以村干部、乡村教师、大学生等为主的文明传播员队伍,常态化开展“信息到家”工程的文明传播实践。目前,村文明传播员队伍已发展核心成员12名,实现老中青幼全龄覆盖。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利用熟知村情、了解村史、熟络村民的优势,在组织发动村民参与文明实践活动、主动传播文明乡风理念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打造三类文明传播产品。在“信息到家”的传播产品打造中,十七房村因地制宜、因人施能,打造了乡村数字周报、乡村发布直播、乡村短视频等三类产品,所有产品均由热心村民和村干部共同参与打造。以反映乡村新事、要事的乡村数字周报已编辑30余期,共开展乡村发布直播15场,拍摄乡村短视频20余部,累计收看量超5万人次。所有传播产品中,涉及道德典范、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内容占到50%以上。
打造多个文明传播群落。对于各类传播产品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资讯等,由各文明传播员通过志愿服务群、网格服务群、小区楼道群等微信群进行推送扩散,有效扩大信息资讯的受众覆盖范围,提高内容阅读量。截至目前,所有传播产品实现一次生产播发后,文明传播员再通过传播群进行二次转推。由于传播内容大多为身边人、身边事,群内互动活跃度高,不少村民将相关内容从“私域群”转发到“朋友圈”进行扩散,形成波纹传播效应。
传播场景里
村里阵地成为文明乡风的聚能场
“信息到家”不仅是一项工作举措,更是一种应用理念。在探索建设过程中,十七房村将“信息到家”与文明实践工作有机融合,积极拓展其应用场景,让正能量信息通过各种形式浸润思想,惠利群众,助力乡风文明。
建设“信息到家·传播中心”,打造文明讲演地。十七房村改造闲置民房,将其融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体功能布局,建成全市首个村级信息传播中心,设置直播间、宣讲室、观影区等,可满足直播授课、公益宣讲、文化服务等日常活动需求。截至目前,依托十七房村信息传播中心,村里共开展“文明微直播”、“文明微宣讲”等活动130余场,线下累计吸引1万人次村民参加。
推出“信息到家·百姓课堂”,活跃基层文化圈。在强化基层传播队伍、丰富传播产品的基础上,“信息到家”工程实施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村文化礼堂等基层文化阵地运营有机融合,于2024年探索实施“信息到家·百姓课堂”项目,结合热点和节点,借助区、镇两级文化下沉资源,把群众想听的课、想了解的实用讯息送到基层一线,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文化礼堂等基层精神文化阵地在服务群众、凝聚共识、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作用。
培育“信息到家·国潮舞台”,建设文脉传承带。十七房村充分发挥古村底蕴和古建筑优势,组织策划实施以新国潮、新民俗等为特色的乡村精品文化活动,并在活动开展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2024年以来,依托十七房村明清古建筑群和村古戏台等,推出村民戏曲节等活动8场,有效提升乡村文化品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传播辐射下
各界力量成为文明乡风的助推者
在“信息到家”的传播重塑下,村里的群众能第一时间获悉大事、新事。村里的善事、美事也通过大众传播得到了充分推介,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十七房村、感受十七房村。
村政携手共践文明科普。依托“信息到家”建设的村级信息传播中心阵地,区、镇各级职能部门主动联系村里,围绕思政教育、垃圾分类、消防安全、健康科普、普法教育等内容开展宣讲。截至目前,共有相关部门和机构先后15次走进直播间举办公益讲座,群众理论宣教和公共科普能级不断提升。
村媒共建共传文明乡音。通过“信息到家”的传播,村里的媒体朋友圈越来越开阔。目前,时常有新闻工作者来到村里蹲点采访,记录发展变迁、挖掘先进典型、讲好乡风故事。在做好古村传播的同时,新闻工作者还在村中开展乡村发布、拍客培训、文化送课、粉丝研学等形式多样的互动服务活动,进一步深化“信息到家”工程在惠民服务方面的功效。
村校联盟共商文明治理。“信息到家”的推动不仅聚合了区内的各级力量,也吸引了在甬高校关注十七房村的目光。早在“信息到家”工程启动之初,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就亲临村内进行设计指导,并就以“信息到家”为载体提升文明乡风获得感提供了宝贵建议。在实践推动过程中,来自宁波大学、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师生也积极参与村“信息到家”探索与建设工作,通过驻点调研、交流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共同为善治乡村、和美乡村、厚德乡村的建设精准把脉、建言献策。
“信息到家”在十七房村实施两年来,成效显著,收到“信息到得广,服务到得全,文明到得深”的效果。村庄将持续深化“信息到家”创新实践,并以此为引领,助力深化乡风文明建设,让全国文明村始终发扬和美与共的厚德之风,持续传承淳朴向善的村规家训,让文明成为基层善治的内生动力。
(本文由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