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受用 人民群众爱用 基层实践中管用

积分制“攒”出文明乡风 “兑”出治理效能

日前,安徽省委社会工作部召开积分制工作现场交流会,对全省推广运用积分制工作进行总结交流,对巩固拓展积分制在基层治理中的运用成果作进一步研究部署。

积分制是安徽省委社会工作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重要抓手,是基层赋能增效的得力助手。自去年7月在全省推广运用积分制以来,安徽省共建成线下积分超市1.2万个、线上积分平台1400多个,104个县(市、区)、1520个乡镇(街道)、1.4万余个村(社区)实施积分制,受到了群众普遍欢迎。

塑文明新风

在马鞍山市雨山区平湖街道湖西社区“春花帮服”积分银行,有一条积分登记格外显眼,“‘熊猫血’RH阴性血携带者居民滕艳积极参与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存入300分”。社区负责人欣慰地说道,像滕艳这样大爱无私的人,我们就应该给她多加分,让身边居民都跟她学习、向她致敬。

在芜湖市湾沚区,居民只要不大操大办红白事、反对高额彩礼就可以得到“湾豆”积分,然后兑换服务和商品。安徽省将倡导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作为积分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攒”出了文明乡风,更“兑”出了治理新效能。这场润物无声的文明实践,正在江淮大地书写着新时代的治理新篇。

聚治理力量

安徽省有132.3万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他们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是城市的“前哨兵”。为用好这一日益庞大的队伍,安徽省各地用积分制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引导他们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成为“民情快递员”、“政策宣传员”,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新生力量。

淮北市出台了《“相新同行”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新就业群体通过入户走访、上报隐患、志愿服务等获得积分,将积分结果与物品兑换、健康体检等挂钩。在宿州市灵璧县“凝心聚力 灵你同行”积分兑换会的现场,30名骑手用日常积攒的积分兑换了水杯、雨伞、毛巾等生活用品。

解矛盾纠纷

无论是村民的“家长里短”,还是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积分制都能实实在在地解决这些问题。在蚌埠市固镇县任桥镇五星村,张某与村民之间的鱼塘承包纠纷曾长达10年,推行积分制后,调解有了激励手段,老党员、村民等主动参与调解,去年底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我们村运用积分制以来,像这样调解成功的案例还有不少。积分制真是基层工作者的好帮手,让我们开展工作更容易了。”这是五星村党总支书记刘敏的心声。

安徽省各地将积分制深度融入六尺巷礼让文化,主动参与调解的、当事方主动退让的,都给予积分奖励,引导群众有矛盾纠纷在家门口说、在前端化解。去年以来,安徽省各地矛盾纠纷化解率平均达90%以上。积分制成为基层善治的密码,解锁了一幅“良法善治”的皖美画卷。

“积分制的魅力就在于,基层干部受用、人民群众爱用、基层实践中管用。接下来,我们将不断优化积分内容、拓宽应用场景、健全长效机制,让积分制在基层治理中焕发持久活力。”安徽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本报通讯员 陈方园)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