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完善制度体系,激活新兴领域党建“神经末梢”(大家谈)

郭路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出台《“两企三新”领域党建指导员工作制度》和《“两企三新”领域领导联系包抓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通过构建“党建指导员下沉一线、领导干部靠前包抓”的立体化工作体系,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夯实制度根基。

配强“红色管家”,让党建指导员成为推动发展的“排头兵”。从选、育、管、用四个维度健全党建指导员制度,打造扎根一线的“红色管家”队伍。在人员选派上,明确党建指导员须为政治过硬、熟悉党务的正式党员,由行业党委和业务主管单位统筹选派,实行年度备案和动态管理,任期不少于2年。在职责定位上,构建任务清单,推动党建指导员当好政策宣传员、党建施工员、发展参谋长、群建指导员。在党建实务中,具体负责党组织组建、党员队伍建设、章程修订等“硬任务”,同步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破解“建而不强”问题。在服务发展中,为企业协调融资、人才、技术等难题。在考核保障上,实行“日常+年度”双轨考核,既压实责任又激发动力。

构建“责任链条”,让联系包抓成为破解难题的“助推器”。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包抓机制,推动“关键少数”带头示范,构建上下贯通的责任体系。包抓对象突出“精准覆盖”,州、县市党委“两新”工委委员和行业党委委员每人联系1~2个党组织,优先覆盖新就业群体等薄弱领域。全州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通过领导联系包抓,带动531名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实现“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向奔赴。通过加入党员微信群、讲党课、参加党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包抓领导直接融入基层党组织,既“输血”又“造血”。包抓机制强化“闭环管理”,建立专项台账记录问题解决情况,纳入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定期督查通报成效。

激活“双向引擎”,让制度优势转化为赋能发展的“催化剂”。通过明确权责、细化流程、严格考核,推动新兴领域党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一方面,党建指导员带着资源下沉,帮助企业破解党建工作与业务“两张皮”问题,373名党建指导员成为企业发展的“红色顾问”;另一方面,领导包抓机制打通了126个基层党组织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领导在新兴领域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

(作者系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州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州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