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湖南省宁乡市高新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面积达15.5平方公里,涵盖先进储能材料、智能装备制造、医疗器械三大产业,集聚以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宁乡)有限公司、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企业354家。据统计,园区内的新就业群体包括货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达400余人。为解决他们在园区休息难、如厕难、补给难等问题,园区为新就业群体打造“家的港湾”——“红色之家”。
民主协商 解决怎么建的问题
货车司机“红色之家”的选址不能设在居民区,货车车来车往既扰民又存在安全隐患,而快递员和网约配送员“红色之家”却更适合建在商业区、居民区。但无论建在哪里,太集中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太分散又不便于货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前往,如何科学选址就需要听听大家的声音。
“我们公司旁有块空地,停车也方便,离居民区较远不会扰民,可以建一个货车司机‘红色之家’。”万鑫精工(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率先表态。
“我们那儿餐饮门店多,又是工厂员工住宿区,可以建一个快递员和网约配送员‘红色之家’。”园区物业公司负责人主动将恩吉创业园闲置用地无偿提供。
本着因地制宜、就近就便、顺应民意、符合需求的原则,园区管委会组织企业代表、居民代表、新就业群体代表等多次召开民主协商对话会,针对“红色之家”的选址进行讨论,最终在园区范围内科学布局5处“红色之家”,成功打造“5分钟服务圈”,同时在园区重要路口、醒目位置进行标识,并在高德地图进行标注,精准引导新就业群体“回家”。
体贴入微 解决怎么用的问题
新就业群体工作性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功能完备、因需而供,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红色之家”应有作用。园区严格按照“5个有”“6分区”“7必备”的标准打造“红色之家”,“5个有”指有统一标识、有功能布局、有完备设施、有服务制度、有专人管护;“6分区”指设立停车区、休息区、洗漱区、活动区、阅读区、值班区;“7必备”指配备1套桌椅、1台微波炉、1台饮水机、1套冷暖电器、1个应急药箱、1套充电设备、1套报刊书籍。
硬件设施建好,配套服务能否跟得上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加用心、贴心服务好新就业群体,园区还在每个“红色之家”放置“体验便签”,听取每位服务对象体验后的意见。
“无线网络覆盖不到位、手机数据线是慢充、报刊更换不及时……”一开始,这些问题是“体验便签”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内容,园区秉持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的宗旨迅速解决留言问题,“体验便签”逐步变成了“感恩便签”,大家纷纷留言“来到‘红色之家’就像回家了一样方便”。
如今,建成的5个“红色之家”24小时都能提供免费周到的服务,保障了新就业群体“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可歇脚、渴可饮水”的基本需求,也让更多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园区的温暖与关爱,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多方参与 解决怎么管的问题
24小时投入运营,清洁管护谁来做,设施设备坏了谁来修,损耗物资没了谁来换……“红色之家”建起来容易,运营起来却困难重重。
“‘红色之家’离我们工厂近,我们可以安排专人看护。”长沙族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尚文主动请缨。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的负责人随即表态:“我们公司可以派人轮值。”
全民社区负责人建议:“我们社区志愿者多,特别是周末和寒暑假,学生志愿者更多,我们可以将‘红色之家’打造成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红色之家’是我们的港湾,是我们漂泊在外的‘家’,我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也踊跃报名参与。
原来需要园区“包打包唱”的“红色之家”,在众多企业和群众的参与下,只需设立一个报名热线进行排班。越来越多的“蓝马甲”(饿了吗网约配送员)、“黄马甲”(环卫工人)、“绿马甲”(宁乡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换上“红马甲”走进“红色之家”,那抹红色更加鲜艳。
“红色之家”是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有效阵地,宁乡市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为新就业群体搭建更多“爱心平台”和“联络平台”,将“红色之家”打造成新兴领域党建发展的重要载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宁乡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