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人民调解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刘诏轩,从事人民调解工作13年以来,无偿为群众调解信访案件2000余件,荣获“龙江好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2023年入选敬业奉献“中国好人”,2024年被评选为“全国百名优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2003年,年轻的刘诏轩走上了这条为民调解之路,并不远千里到访浙江省诸暨市学习“枫桥经验”。在那里,他明白了人民调解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萌生了建立肇源县调解中心的想法,并下定决心将“枫桥经验”带回肇源。2018年,刘诏轩自筹资金100余万元,创建了肇源县人民调解中心,承办了具有专业性的调委会和人民调解室,解决了当地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空白、社会调解意识薄弱等诸多难点。
强本领,耕好“责任田”
刘诏轩先后参与矛盾纠纷调解3000余起,累计调解案件标的额超12亿元,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000余项,追回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总计200余万元。
2021年2月,肇源县某种植合作社与省某国企投资集团,签订了浮动价格回购的水稻种植合同书,合作社把近4万亩水稻种植订单委托给120户稻农种植。水稻收获后,投资集团根据合同依照当时的市场价格收购水稻,恰逢当时市场水稻收购价格低迷,销路不畅,合作社没有经济能力回购水稻。根据当时市场状况,交易差价如此之大,无法如约履行,投资集团与合作社都需要彼此赔付巨额的违约金。
刘诏轩和肇源县人民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受理此案后,通过分析研判,采取“背靠背”“一对一”“零距离”等传统调解方式与现代化调解手段相结合,多次进行调解。他们首先对肇东市西八里镇39户村民采取确定重点、个别交谈、剖案解析、明理释法、情理融合的调解方法,促使双方通过调解方式解决合同争议。县外合同纠纷的成功调解,为县内矛盾的解决做出了示范,由此推进其余乡镇的矛盾化解。在刘诏轩和调解中心工作人员的努力下,通过调解和疏导,双方最终成功和解。
县人民调解中心的及时介入,不仅从根源上消除了此案件的信访隐患,还使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得到了保护,最大限度避免了各方经济损失的扩大,化解了这起跨区域、影响大、涉事人员众多、金额巨大的矛盾纠纷。
破“坚冰”,淬炼“金刚钻”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肇源县人民调解中心已融合了民营经济并联合法律服务中心、非诉讼纠纷解决中心、法学会会员之家、总工会五师一室、妇联“家+和”婚调工作坊、网格学校等各类基层治理资源,成为大调解矩阵中的核心龙头。
2021年,针对当时广泛存在、群众反响强烈的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领域存在的证明难开、程序烦琐、办证效率较低等问题,刘诏轩经过深入探索,创新打造了人民调解参与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的“肇调源解‘3210’”模式。
“肇调源解‘3210’”模式中,“肇调源解”即在矛盾问题刚发生时,就从源头上进行治理解决;“3”是由县人民调解中心牵头,建立由人民调解中心、诉讼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3部门统筹联办机制;“2”是将以往办理非公证遗产登记需要的材料核验、申请受理、公告、审核、登簿5个环节优化为材料核验、登簿2个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1”是为不动产继承登记申请人提供“一站式”办结服务,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0”是为人民群众提供“零距离”“零等待”“零成本”的服务,更好节约群众资源。
“肇调源解‘3210’”模式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关键在于其突破了传统办理模式的诸多局限,让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共同协作,化解不动产继承矛盾纠纷。办事群众持《人民调解协议书》可直接办理产权登记业务,当事人窗口等待排期时间由21天缩短至20分钟。自此项工作开展以来,中心已受理不动产继承调解案件千余件,涉及不动产市值近7.5亿元,减少群众办事费用百余万元。
解民忧,搭建“连心桥”
刘诏轩把做人民调解工作总结出“三心”秘诀:一是秉持“公心”。做人民调解,自己要有一身正气,要行得端、要求严、有公心。二是秉持“耐心”。面对烦琐的工作和群众的疑问,要有耐心去解答和处理。三是秉持“真心”。用真诚的态度对待群众,用专业的服务对待群众需要办理的事情。
县城的王大爷有一套两居室的住房,老伴去世后,他独自居住在此处。王大爷的房产法定继承人中,由于有2人长期在县外、境外居住,全家对房产继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多年来,王大爷为了开具证明材料反复奔走,可房产继承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实行“肇调源解‘3210’”模式后,刘诏轩主动联系继承人,对法条进行解释。经过耐心调解,王大爷全家最终达成了财产分割共识,并采用视频签约的方式远程办理了房产继承调解协议,成功办理了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困扰王大爷20余年的“心病”得到了解决。
鞠大娘的老伴因病去世后,留下肇源县西海社区一处房屋,但房屋遗产继承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2023年8月,刘诏轩了解具体情况后发现,老人的继承意愿与3个子女遗产分割意愿之间存在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不动产继承登记难以办理,还容易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对此,刘诏轩从最有利于老人晚年生活的角度出发,耐心劝解当事人,并对其详细解释遗产继承的相关规定,最终引导当事人达成共识,顺利办理了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老人的家属对刘诏轩动情地说:“金钱换不来我母亲晚年的幸福生活,也换不来我们一家人的和睦。你解决了我们家最大的事,真的非常感激!”
刘诏轩,用责任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用行动践行铮铮诺言,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用真心交换真心,让群众感受到关心和关爱。群众的认可成为他创新和实践的最大动力,他觉得,人民调解要独到和创新,要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他最想听到的,就是群众所说的:“人民调解中心就是为咱们群众办实事的地方!”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