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小积分” 迸发治理“大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实践,创新乡村治理抓手载体,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2024年以来,安徽省委社会工作部在全省城乡基层治理中部署推广党建引领积分制工作,滁州市8个县(市、区),2个开发区,116个乡镇(街道)、近千个村(社区)开展党建引领积分制推广工作。

婚事宴席不超过6桌、丧事宴席不超过10桌、小孩出生不操办宴席,积1000分;做好人好事,积20分……在凤阳县小岗村,党建引领积分制,让美德行为可量化有记录、可换物有激励,成为推动乡村善治的生动实践。小岗村推出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等3项制度,积极探索“美德换积分、积分换奖励”的党建引领积分制新模式,以积存美德+提取奖励的形式,以“德”换“得”,让美德“小积分”在走好乡村善治之路、阔步乡村振兴新征程上迸发“大能量”。党建引领积分制工作开展以来,小岗村累计发布移风易俗执行情况通报14期,通报表扬婚事新办家庭108户、丧事简办家庭97户、小事不办家庭433户,先后为600余户有积分的家庭兑换了价值15万元的生活用品。全村累计减办各类宴席620余场次,减少餐饮浪费650余万元,减少人情支出1500余万元。

全椒县六镇镇孙家村聚焦邻里矛盾纠纷调解、人居环境整治等基层治理难题,将党建引领积分制与基层治理相互融合,探索“邻里驿家”治理新模式,为群众幸福生活添砖加瓦。村党总支制定了积分制实施细则,以家庭为单位累计“邻积分”,采取“4+N”模式,以“遵纪守法、家庭美德、邻里和谐、移风易俗”为核心,设定基础分和正负面清单共计16项行为,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做到积分内容经民议、由民定、用于民。其中,“邻积分”奖励以精神激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作为补充。村民不仅能够凭借“积分信用卡”到“驿家亲”积分超市兑换物品,积分长期靠前的家庭还可优先评定“文明户”“党员之家”,并纳入村“两委”后备干部以及参军、入党等人选推荐,作为重要参考。

天长市铜城镇近年来全面铺开党建引领积分制工作,龙岗社区党总支推出村规民约等制度,成立红色志愿服务队,开展“一月一主题”点单服务,组织全社区群众广泛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景区管理维护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对志愿服务、好人好事等行为赋积分。通过“行为换信用积分、信用积分换奖励”的党建引领积分制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社区的善治之路。据统计,2024年,龙岗社区群众累计参与积分兑换500余人次,兑换物品价值达1万余元。

滁州市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的一系列具体实践,有效提升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积极引导群众崇德向善、互帮互助,形成培育美德公民、弘扬时代风尚、厚植文明的土壤,不断推动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自己管”的深度转变。

(本文由安徽省滁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