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故里以孝破题基层治理

贾守旺

孝善文化是几千年来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的传统美德,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基础,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山东省邹城市通过大力弘扬孝善文化,将孝善文化的精华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不断积聚社会孝善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让以德立身、以孝兴家、尊老安邦的观念深入人心,不断丰富基层社会治理理念,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守正创新,诠释孝善文化新内涵

深入挖掘孝善文化时代价值。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和核心。孔子在《孝经》中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爱老,是一切善德之始,一切幸福之源,也是社会美德风尚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孝善文化的内涵凝练为敬老孝亲、爱党爱国、忠诚善良、服务人民。全面弘扬孝善文化,对促进现代家庭文明,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内容丰富的孝善文化活动。邹城市连续18年举办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开展“全国当代十大孟母”表彰、“最美家庭”评选、“感恩母亲”“孝善家庭”等系列活动,将诸多慈善和孝善元素融入其中,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让孝善文化完美融入城市发展,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幸福食堂”为阵地,挖掘身边的孝善榜样,发挥道德模范、先进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以“弘扬孝善、关爱老人、共建和谐”为主题的活动,让孝善之风吹入寻常百姓家。

打造基层孝善文化服务品牌。相关部门打造“邹乡物业 城心为农”服务品牌,推行“物业进乡村”,组织成立乡村物业服务队160支,针对村(社区)老人日常生活中买药、买菜、自用设施维修等常见难题,创新“群众点单,物业派单,队伍接单,定期回访”的服务模式。一些镇村创新推出“一键呼救”服务,为特殊困难老年人、独居老人以及其他特殊困难人群免费配备一键呼叫器686个,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确保群众在家安全。

民事不缓,谱写基层治理新篇章

立榜样、树典型。邹城市大庄二村连续32年开展以“好婆婆、好媳妇”“十佳孝星”为主要内容的评选表彰活动,让孝善文化融入家风,代代相传。村庄坚持每年对各类热爱集体、尊老敬老、创业致富等先进模范人物予以表彰宣传,用身边事、身边人教育引导村民。

守规矩、明界限。家风家训包含着家庭礼仪、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邹城市开展传承家风家训系列活动,通过户户晒家风家训活动,引导居民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讲道德、守规矩、明界限、重家风。在村(社区)设置孝善文化牌,设置评议榜,掀起人人为善的新风尚。

搭平台、建阵地。邹城市后八里沟村着力打造“中华孝善模范村”,村集体建设鑫琦公园公益广场,注重打造孝善文化景观带和文化活动圈。村内建设村史展览馆,教育村民不忘历史、奋发图强,成为开展党建工作、精神文明教育、孝善文化教育的新阵地。

以文化人,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

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百姓。邹城市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推出《邹鲁礼乐》《礼门义路》《孟母教子》等剧目。村(社区)建设以“孝、悌、敬、诚、善、恭、礼、谦、宽”为主题的孝善广场,以孝善文化典故和村(社区)孝贤模范为主线的孝贤文化一条街,让百姓耳濡目染、陶冶情操,逐步养成孝老敬亲、追求文明的良好习惯。

用浓厚孝善氛围熏陶百姓。相关单位通过稿酬补贴鼓励村(居)民积极投稿,讲好自己身边的“百姓小事”“孝善故事”。一些村(社区)开通孝老爱亲微信群,引导村(居)民在微信中晒出自己的孝老爱亲图片,挑选优质孝老图片在村内展览,年底制作孝善相册。一些镇村制作以孝善文化为主题的文章、美篇,通过镇(街道)、村(社区)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孝善文化氛围。

用简约高效制度服务百姓。北宿镇出台孝善奖励制度,设立孝善基金,对主动签订赡养协议、落实赡养费的农户,给予当年赡养费20%的奖励,最高奖补1000元,并为其子女颁发“孝善之星”证书,引导有赡养能力的子女更好地承担赡养义务,形成子女孝心、政府关心的“高质量、双保障”体系。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