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整合多方资源,以西江街道、镇隆镇、曹良村、榕木村、廉石社区等5个自治区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为基础,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基层治理有效提升,持续深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织密红色网格,夯实治理根基
近年来,贵港市创新实施党建引领网格管理“红格善治工程”,优化设置“四类两级”网格3.3万个,建立屯级(网格)党支部(党小组)1.2万个、小区(网格)党组织1060个,推动9.6万多名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下沉社区网格,以党建“一根针”串起网格管理“千条线”,实现党建赋能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
位于港南区江南街道廉石社区的三个老旧小区均建于20世纪80年代,属于“三无”小区,普遍存在管网老化、墙面破损、屋顶漏水、停车位缺乏等共性问题,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成了小区居民的共同期盼。廉石社区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红格善治工程”为抓手,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进改造工作。发挥网格管理优势,组织共建单位、小区党组织、微网格长、网格员、党员代表、志愿者等开展“敲门行动”,入户发放意见征求表、组织业主和共建单位等召开座谈会,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形成老旧小区改造清单,逐项落实楼顶补漏、重划车位、安装监控、硬化路面、安装路灯、新增充电桩、增设健身器材等民生实事。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满意度、幸福感显著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后,缺少物业管理、卫生清洁难、电动车乱停放等新的治理问题开始显现。对此,廉石社区党委坚持“网格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规范各小区党组织设置,并从小区网格中挖掘奉献意愿强、群众威望高、关心小区建设的人员,如老党员、退役军人、退休干部、热心群众等,协助小区成立业委会或管理小组,推动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实现居民自治。
提升服务能力,畅通“最后一米”
西江街道小江社区青云大桥至贵糖岗亭路段,是小江社区和贵糖社区9800多名群众出行的必经之路。由于道路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严重,坑洼不平,一遇到暴雨天气,道路积水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街道观察员接到居民反映后,联合小江社区、贵糖社区工作者积极到现场调研,了解具体情况,收集民意,向上级反映青云桥底至贵糖岗亭路段道路破损问题。经过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决定对该段破损道路进行修补,硬化面积2135平方米,投入资金25.87万元,获得了居民的高度认可,切实解决了小区居民出行难题。
西江街道党工委把“将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作为工作目标,切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利用“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平台,破解动力小区水表安装等问题60余个;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动员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136件,切实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增强自治活力,激活“一池春水”
桂平市蒙圩镇曹良村推行“党建+屯级理事会”制度,搭建“红色议事”党群议事平台。村党组织牵头,依托“一组三会”制度,组织党员、村集体经济代表、群众代表、致富能人等多方力量,共同谋划乡村发展,解决乡村治理难题,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议事”。通过“红色议事”平台,村党组织联动经济能人5名、返乡干部12名,组织7名党员领办项目发展事项,2021年以来引进2家企业落地发展,带领党员群众走上致富路。
2024年6月12日晚,廉石社区南郡名邸小区的篮球场灯火通明,这里正在开展“党建+江南夜话”活动。“今天召集大家,就是想听听大家对小区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意见建议。”廉石社区党委书记李卓献鼓励居民代表积极发言。
回忆起2022年9月第一次组织“江南夜话”活动,李卓献记忆犹新。因大部分群众白天上班,于是,她和同事们晚上带着两盏灯、一个记录本,与几十名社区居民代表围坐一起,讨论社区建设大小事。“居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安装监控摄像头,第二天我们就联系有关部门落实,得到了大家的赞扬。”经过几年的深化拓展,“党建+江南夜话”已成为听民意、集民智、解难题的重要平台。
打造多方共治格局,汇聚最大合力
近年来,贵港市依托各类街区资源,创建更有温度的服务载体,推动新就业群体与城市治理“双向友好”。同时,积极打造“荷城志愿”服务品牌,将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
港北区西江街道创建贵港市首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友好街区”,动员发展“暖新友好商家”100余家,开展暖“新”集市、夏送清凉等暖“新”活动,强化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将新就业群体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同时,引导800多名新就业群体参与清廉社区建设,75名新就业群体担任“移动网格员”,通过安全隐患“随手拍”、政策宣传“随手派”等方式提供“微服务”,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货车司机陆祖阳在送货途中发现某条道路护栏拆除后有钉子未拆除,便将该隐患上传至新就业群体移动网格员群。接收信息后,荷城驿站管理员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到街道,街道观察员再上报到市政管理处,当天,该道路上的钉子完成了拆除。
贵港市以社区为工作阵地,链接辖区新兴领域党组织力量,形成“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志愿服务联动组织体系。推进“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有机融合,营造“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全覆盖全类别全民参与的志愿服务良好氛围。坚持以党建引领作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的“红色引擎”,推动社区常态化开展周二家长学校、四点半课堂、法律公益援助行、助爱你我她等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各类志愿者为社区服务,为基层治理注入人文关怀。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