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聚焦五带出” 非公经济发展再添引擎

石艳

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带动群团组织建设,创新“五聚焦五带出”党建带群建工作模式,着力发挥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激发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活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政治建设 带出党建引领新局面

突出政治引领。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引领,把群团组织建设纳入企业党建工作整体布局,制定党建、群建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党组织书记定期听取群团组织工作汇报,了解群团组织工作情况、存在困难,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加强党组织对群团组织的领导。

建立学习制度。建立“一月一主题”学习机制,把重要会议精神、技能提升、企业管理等纳入学习内容,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交流发言强化理论学习,采取理论测试、学习问答、技能实践等方式检验学习成效,推动党建、群建和企业发展共融互促。

注重思想铸魂。开展红色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红色经典”观影等活动,以红色教育筑牢信仰根基,引导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聚焦有形有态 带出组织覆盖新气象

建立“立体化”组织机构。以企业党组织为核心,向生产车间一线下沉,构建“一核多元”的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坚持党组织、群团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层交叉任职,形成立体覆盖工作格局。

疏浚“活水源”推优渠道。实行党员、人才“双向培养”,推动发展党员同等条件下向道德模范、技术骨干、岗位标兵、突出贡献者、优秀群团成员倾斜,建立优秀共产党员、群团成员提拔晋升、评先表彰和推荐“两代表一委员”的推优工作机制,不断激活企业党员、职工干事激情。

推动“融合型”党群发展。制定党支部书记联系群团组织负责人、党群骨干联系生产车间以及党员、群团成员联系职工的“三联”工作机制,推动党组织和工青妇群团组织信息互通、人员互动。

聚焦阵地保障 带出阵地建设新风貌

标准化打造。按照党群阵地建设标准,统一规范打造集会议、阅览、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活动中心,因地制宜建设党建文化展厅、职工之家等,集中展示党群活动情况。

制度化管理。健全完善党内政治生活、群团活动等各项制度,定期调阅企业党组织、群团组织制度落实情况,推动企业党组织、群团组织生活规范开展,凝聚企业职工合力。

多元化运行。在党群中心开辟职工阅读角,根据职工需求“菜单化”配置书目,常态化开展读书分享会、巾帼展风采等活动,增强企业党员、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聚焦提质赋能 带出党群队伍新形象

专题培训强技能。定期邀请市县相关部门、行业专家开展安全生产常识、行业政策解读、生产技能提升等培训,通过举办技能比武大赛,不断提升党员、职工专业能力。瑞兴实业有限公司员工荣获全国建材行业“美诺福杯”建材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竞赛“铜牌水泥化学分析工”称号。

搭建平台促作为。按照专业技能、身份类别、岗位相适原则,组建党员先锋队、巾帼后勤保障队等队伍,积极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有效增进党群组织之间、党群组织与职工之间的交流互动。

引领带动优形象。采取党组织书记领办、群团组织协办的方法,积极开展城乡党建结对共建、企业下乡等活动500余次,动员党员和职工捐资助学、扶危济困,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展现职工队伍良好形象。

聚焦作用发挥 带出推动发展新动力

建立健全双向互动机制。通过与一线党组织、群团组织签订年度计划、月度目标任务书和岗位责任书等,把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提高企业发展质效作为企业党群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共同目标,实现党建、群建齐发力。

引导职工为企业建言献策。企业党组织积极争取企业支持,制定合理化建议申报评审机制,面向企业职工收集关于降本增效、微小改革、企业文化等方面意见建议,并对采纳的建议给予提议人物质奖励,激发职工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职工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选树先锋示范带动典型。广泛开展“党员创新创品牌”活动,在技术层、生产一线设立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和巾帼示范岗,通过示范带动发挥党员职工先锋模范作用,助力企业生产发展。

(作者单位为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