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海科技城

“红芯锋汇”党建品牌 促进党建与业务高质量融合发展

江苏淮海科技城于2017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是徐州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布局的重要载体,是全市科技创新“城谷区院”四大标志性工程的龙头项目。截至2024年底,园区企业1000余家、从业人员达2.5万人,其中亿元企业达21家。近年来,园区先后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5类10项“国字号”招牌和36项省级资质,已发展成为淮海经济区创新型、服务型和数字型经济的主阵地。

坚持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是新形势下党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求。园区成立以来,江苏淮海科技城党工委牢固树立“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强业务”的意识,创新打造“红芯锋汇”党建品牌,深入开展“六大先锋行动”赋能园区创新发展,扎实推进园区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党的建设与园区发展同频共振、同步发展、共创辉煌。

实施“红芯铸魂”行动 注入政治引领力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引领摆在园区工作突出位置,不断提高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丰富拓展学习形式,党工委书记带头为园区党员上党课,邀请专家走进园区举办“芯”时代讲堂、红立方公益讲堂,组织党员赴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有效激发园区党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使命担当,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能和发展实效,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信念支撑、理论基础和政治保证。

实施“红芯聚力”行动 释放党员先锋力

充分发挥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经营管理、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等重点岗位,全面推行“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攻坚队”“我为企业献一策”等做法,引导企业党员立足岗位亮身份、比作为、打头阵、当先锋,推动企业党员在园区建设、经济发展主战场勇挑重担,在创新创业、科技攻关最前沿勇攀高峰,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第一线勇于奉献。构建“双联双促”活动平台,组织机关党员与园区企业牵手结对,在制定政策举措、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担当作为,积极开展为企业建言献策、技术攻关、关爱帮扶等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28个,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12支,把党员先锋力有效转化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

实施“红芯强基”行动 提升党的组织力

开展“双覆盖”攻坚行动,采用独建、联建、派建等方式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灵活采用党建指导员、功能型党组织和党建联盟等方式,实现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定期开展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基础信息摸底,“一企一档”建立完善管理信息库,动态掌握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数量和党建情况,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入园服务清单,确保党建工作同步跟进。建立五大片区党建工作指导站,创新“1+4”党建工作法,形成五大板块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党工委统一领导、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党委纵向管理、红立方联合党委横向聚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密切联动”的全面覆盖园区57个党组织的三级组织体系架构。完善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推动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事项决策、监督、执行全过程,定期开展组织力评价定级,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实施“红芯汇智”行动 做强要素聚合力

注重党建与企业人才、科技、资本等资源要素的衔接融合,把吸引汇聚人才、整合高端智力、壮大市场主体作为最大业务和最新使命,在党建工作中落实党管人才方针。聚焦“2+1”主导产业方向,深入推进“人才强城”,灵活采用“人才+项目”“人才+课题”“人才+基地”等多种引才方式,建成全市首家标杆型人才社区和人才会客厅,持续推进“万名大学生进园区”,目前集聚院士或院士团队核心成员15人、高层次领军人才110人、高技能专门人才212人,“智力引擎”动能澎湃。建立“需求侧与创新源深度融合”大院大所合作模式,纵深推进校地合作广度深度,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引领型项目落地运营,实现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

实施“红芯培源”行动 重塑机制创新力

围绕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打造总部经济新高地,坚持“外引内育”,对外全力招大引强,抖音集团数字商务全国交付中心、新东方文旅区域总部等总部型项目落地运营;对内加快梯度培育,新蝶数科、网商天下、灵匠科技等一批本土企业扎根园区,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实现集团化、总部化、多元化发展,园区累计培育“四上”企业1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3家,省专精特新15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37家。在注重产业培育的同时,探索与产业孵化同步的党建孵化机制,建立红立方党建孵化器,加大新兴领域党员发展力度,制定党员“双培养双推荐”机制,近年来新建立党组织19个,新发展党员14名,在园区构建优秀企业家、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发展培养人才梯队,扎实推进园区党务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认证初中高级党务工作者13名,孵化打造“红研”“红商汇”等新兴领域党建品牌,为科技城创新发展提供源动力。

实施“红芯惠企”行动 强化宗旨践行力

全市首创“无前台、肩并肩”服务新模式,构建“五中心一平台一街区”服务体系,集聚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各类服务要素130余家,形成具有科技城特色的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建立“惠企全芯办”服务体系,围绕政策咨询、人力资源、科创金融、资源赋能、党群融合、诉求流转等方面,推动线上“云服务”和线下“群服务”有机结合。打造红立方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服务理念,丰富服务举措,开展党建赋能活动100余场,成为具有政治功能、服务功能、活动功能的“红色殿堂”和“精神家园”,荣获“徐州市‘两新’组织红色堡垒”“徐州市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称号。推进党建引领创新服务,联合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单位,办好“红立方讲堂”,建强“惠企服务先锋”。分产业、分区域建立党建联盟,健全园区党群共建机制,搭建园区党建共建、资源聚合平台,为企业持续提供实打实的帮助和服务,更好地服务保障园区高质量发展。

(江苏淮海科技城党工委、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