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党建凝聚茧丝绸企业发展合力

梁红果

作为我国西部茧丝绸织造新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立足本地茧丝绸产业资源优势,依托茧丝绸行业综合党委,凝聚产业链上村党组织、合作社党组织、龙头企业、涉企涉农部门等各方力量,为茧丝绸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构筑全产业链党建

按照“行业综合党委+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党员+农户”的模式,成立1个县茧丝绸行业综合党委和4个乡镇级桑蚕行业综合党委,构筑“1+4”全产业链党建架构,覆盖种养、加工、销售、服务等整个产业链条,将茧丝绸产业链上的桑蚕合作社、建制村、茧丝绸企业、县直单位等70多个党组织凝聚起来,500多名党员下沉到产业链各个环节,形成“行业综合党委―链上党支部―党员―企业(农户)”共同发力。建立行业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资源共享、服务共推、事务共商、发展共促。

全面推进“两个覆盖”

提升茧丝绸企业和合作社党组织的覆盖率,推进企业党支部建设,全县规上茧丝绸企业成立党组织占比达98.5%。对暂不具备单独组建党组织条件的企业,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建立群团组织等方式,同步实现党的工作覆盖。同时,将企业优秀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吸纳进党组织,带动职工素质和业务能力双提升,促成了缫丝、炼白等环节技术革新。在蒙山县丝绸产业园,先后涌现出广西华虹蚕丝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组织委员劳显兰等党员技术能手17名。

部门联动纾困解难

加强对茧丝绸产业发展的统筹指导,整合县科技工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22个部门力量,以党员活动日、企业服务日等活动为抓手,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厂门口、车间里,确保茧丝绸产业有序发展。梳理形成企业待办问题清单,对能够限时解决的问题由链上党支部马上协调解决;不能马上办的限定日期办结,由行业综合党委协调解决。

头雁先锋助农增收

茧丝绸行业综合党委把茧丝绸产业当作“书记工程”来抓,党组织书记利用空闲时间深入蚕农家中了解情况,帮助农户解决种养、销售等难题。与茧丝绸企业华虹公司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建立小蚕共育基地,配备催青室、贮桑室、育蚕室、消毒池、控温补温设备等,在共育基地把小蚕统一育到四龄后分发给农户,做好从养蚕、结茧到蚕茧收购等环节一站式服务,同时推广旋转上簇、自动化养蚕等技术,全面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通过党委统筹、支部引领、党员带动,全县80%蚕茧质量达到5A标准,养蚕收入每张增加500~750元,2024年蚕农人均增收3万多元。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