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
行业协会商会和经济薄弱村结对子
江苏省连云港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响应江苏省开展的“千会牵手第一书记,联村助推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启动“牵手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伙伴计划,有效架起行业协会商会和经济薄弱村的结对振兴桥梁。
精准结对共建持续推进。市委社会工作部会同市委派驻县(区)乡村振兴工作队、县(区)委社会工作部开展座谈,立足村情形成“一村一策”需求清单,组织集中签约仪式,全市94家行业协会商会和6家其他社会组织与全市87家经济薄弱村完成结对签约。
特色产业链条持续延伸。结合结对村产业特点,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专业特长帮助其扩充赤松茸、有机大米、食用菌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提供菌种、肥料资源,并举办技术讲座,为村民提供养殖种植指导。
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助力结对村进行主次干道升级、成片造林、太阳能路灯架设、户厕改造等,已开展人居环境整治30余次。
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提升。开展文艺汇演、电影放映等活动,并添置乡村健身器材,绘制特色墙画,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
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深化。慰问帮扶困难群众,入户走访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为村民介绍就业岗位,解决村民就业难题;举办健康义诊、“科普为民惠民乡村行”等活动。
(李佳)
山西省和顺县
“三举措”提升青年志愿服务质效
山西省和顺县委社会工作部以“三举措”为抓手,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充分发挥青年志愿服务社会效能。
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线上,广泛动员志愿者注册“志愿汇”APP,持续规范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线下,统筹规划多方资源,联合团县委、和顺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平台,招募青年志愿者,为青年志愿者提供服务阵地。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志愿服务+民生保障”,聚焦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收集并认真回应居民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基层治理”。聚焦“邻里一家亲”志愿服务活动主题,以村(社区)为单位,广泛吸纳网格员、农村“五老”人员、返乡大学生等为志愿服务力量,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积极链接供需,开展邻里互助、德孝学堂、情暖夕阳、青志振农等志愿服务项目,为群众精准提供“菜单式”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环境整治”,重点对各村(社区)内主干道、背街小巷的杂物堆放及垃圾暴露进行综合整治,并对辖区群众开展健康教育、科普及文明条例宣传,倡导商户、居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保护。
整合多方资源,提升志愿服务能力。通过面向社会“筹资源”,同向联动“叠资源”,向上争取“找资源”,构建树状资源筹措体系,联系学校、联动部门、发动企业,形成组织动员领导、社会共同参与、资源联动共享的良好态势。
(本文由山西省和顺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安徽省宿州市
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
安徽省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印发《宿州市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引》),着力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工作指引》紧密结合宿州实际,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明确宿州市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近两年的工作任务,提出了友好机关、友好商圈、友好小区、友好物业等八个方面的建设标准,引导社区居民、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平台企业等多方参与,为各地各部门稳妥有序推动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提供了实施路径。
《工作指引》坚持社会工作部门归口指导、相关行业部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构建起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有效协同的工作体系,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进一步凝聚关爱力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友好氛围。
(曹静波 夏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温宿镇
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就业群体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活动区域广、接触人群多、信息渠道畅,不仅服务居民生活,还是社区治理的新生力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温宿镇凤溪社区党支部在县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从思想引导、关爱服务、作用发挥等方面精准发力,依托辖区“骑手之家”便民服务点,成立温宿县外卖行业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网约配送员的职业优势,将其发展为社区的“流动网格员”,引导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微治理”。
凤溪社区组织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及时将发现的安全隐患、矛盾纠纷、道路隐患等信息报送社区,成为社区治理的“移动探头”,提升社区治理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为激活新就业群体的活力,凤溪社区坚持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更好地调动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苏泽生)
甘肃省定西市
实施“555”工程开展社会工作
甘肃省定西市委社会工作部结合职责定位,谋划实施“555”工程,推进定西市社会工作破题开局、推进落实、提质增效。“555”工程为:确定“五化建设”目标任务,即统筹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基层治理系统化、‘两企三新’党建规范化、行业协会商会管理标准化、志愿服务常态化”;“五大行动”落实举措,即开展“体系重塑、调查研究、能力提升、清单管理、品牌创建”五项行动;强化“五部建设”有效保障,即市委社会工作部、县(区)委社会工作部严格落实“政治立部、制度建部、学习强部、从严治部、作风兴部”的要求。
2024年6月以来,定西市各村(社区)挂牌同比减少44.9%,出具证明数量同比减少47%;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数达到1699人,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535人;选聘社区工作者1856人,实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18名社区工作者的目标;创新开展“双培双带双强”行动和行业协会商会党建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两个覆盖”;新建新兴领域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4个、红色驿站32个;创新开展“壮美定西·志愿同行”十大志愿服务行动,打造百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助力文明定西、爱心定西、平安定西建设。
(本文由甘肃省定西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