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种子”筑就共富新“稻”路

以公司党支部为支点,撬动农业人才和科技资源向乡村汇聚,推动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紫云英”,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种植绿肥作物之一,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紫云英”同时也是芜湖市人才计划的名字。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弋江镇的芜湖青弋江种业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推广紫云英和水稻等农作物种子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主导产品就是紫云英“弋江籽”,现为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该公司以“红色种子”党建品牌为主线,链接企业发展,探索出一条党建赋能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科技强农,推动现代种业增值。科技创新是乡村发展的根本动力。青弋江种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相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岗创建,组建党员研发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及省市多个水稻联合体的比较试验等任务,获得60余项创新专利证书,奠定了该企业在全国种子行业的领先地位。党员研发团队研发的早稻种子与一般水稻相比,亩均增产约20公斤,亩均增收70元以上。在此基础上,公司推广“一稻一红花”(“一稻”指南陵大米,“一红花”指紫云英)种植模式,在节约化肥用料的同时,也为稻米打上绿色有机“标签”,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人才赋能,促进农业发展增效。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公司党支部对内链接企业人才培养,深入推进党组织与领导班子“交叉任职、双向进入”,建立党员补贴机制,将党龄纳入职工绩效考核指标,推动党员和职工群众双向激励,以党员队伍建设带动企业整体队伍建设;对外链接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依托党建共建活动,共建平台、共研技术、共育人才。2023年,“长三角紫云英产业研究院”在公司建成揭牌,标志着青弋江种业精英团队在紫云英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联结富民,助力农民群众增收。农业,一边连着种植,一边连着销售。公司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抱团”发展,统筹兼顾农田生态系统保护和农民增产增收,做到“两手抓、两手都硬”。公司建立了稳定的紫云英原良种繁育基地6万余亩,每年生产推广紫云英“弋江籽”2800吨左右,可为农民增加收入2亿元以上,为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的综合服务价值超10亿元。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式”生产,实行产品保底价订单收购政策,确保农户每亩增收120~200元。建立水稻、紫云英种植基地,以土地流转的形式让村民变“股民”,每年每亩分红600多元。搭建销售平台,帮助农户解决销路难题,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本文由芜湖青弋江种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供稿)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