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延安甘泉县桥镇村党支部书记樊九平介绍,“我抱着一碗水端平的理念,化解了不少矛盾纠纷,也赢得了群众对我的信任,他们认为我调解矛盾纠纷公平、公正,让人心服口服,亲切地称呼我一声‘樊公道’。”
调解的次数多了,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的群众都主动找到樊九平化解矛盾。从事调解工作23年,樊九平共化解大小矛盾纠纷2000多起,也带出来一批像他一样的人民调解员。
樊九平总结出调解矛盾的五种“心”:一是要有“信心”,面对矛盾纠纷,要有一种迎难而上、不怕困难的信心。第二是“公心”,做到公平公正,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纠纷。第三是“耐心”,有的纠纷比较复杂,一次两次是调解不好的,要多次上门说法说理。第四是“细心”,要经常走访查问,早介入、早化解。第五是“初心”,作为一名村支书,又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将实践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把调解工作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当中,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门,矛盾不上交”,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孝媛)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