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接诉即办改革 实现长效治理

杨军平

甘肃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创新构建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工作机制,通过强化制度保障、聚焦民生难题、畅通诉求渠道、压实“头雁”责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2024年,全省累计受理群众诉求649万件,按时办结率达99.99%,群众满意率达94.8%。

深化党建引领,加快构建运行机制。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大数据中心从完善运行机制入手,研究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党建引领接诉即办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通知》,围绕群众诉求办理运行机制、服务模式、业务流程、考核评价等关键环节,建立部门协同联动会商、诉求数据共享应用、共性问题集中攻坚、区域党建共建联建、服务质效考核评价等五项工作机制,进一步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础。

坚持高位统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接诉即办工作全过程,推动各地将党建引领接诉即办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重要日程,上升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人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协调督促解决重点问题,强力推进落实。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和乡镇(街道)以及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落实、村(社区)响应、专班推动的领导体系,构建起一贯到底的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工作体制。如,金昌市坚持高位推动接诉即办,成立由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工作专班,明确全市政府部门相关责任单位党组织书记为本单位接诉即办工作“第一责任人”,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街乡落实、村(社区)响应、专班推动的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推动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组织有序、行动有力、运行高效。

推行“每月一题”,靶向发力集中攻坚。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反映量大、涉及面广的共性问题,以及跨层级、跨部门职责的难点问题,推行“每月一题”集中攻坚模式,统筹调度不同层级和部门资源力量,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健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延伸拓展。如,张掖市深化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建立市委书记、市长“每月一题”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以“多渠道集题、小切口破题、大治理解题、强督办答题”为突破口,通过市委书记、市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诉求、掌握情况,与责任单位集中座谈研究措施、交办任务,推动解决养老、停车、物业管理等问题13个,实现群众诉求办理从“阶段攻坚”向“长效治理”转变。

注重源头治理,多方共建凝聚合力。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区党员、热心居民等资源力量,采取“入户听诉”等方式,主动上门入户了解生活困难、询问诉求问题、征求意见建议,通过现场调处、部门联动、逐级上报的方式,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实事难事,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如,平凉市崇信县深入推行“有事说一声”为民服务机制,组织综治网格员、巾帼志愿者、妇联执委每天深入小区、楼栋、家庭排查走访,发放“有事说一声”联系卡,及时掌握苗头性问题,做到人员动态了解在先、重点信息掌握在前、漏点盲点有效防范在先,探索出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新路径新方法。

强化科技支撑,数字赋能治理质效。深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探索建设“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全链条、精准化的便捷高效服务,有效打通难点堵点,推动基层治理方式更加便捷、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如,酒泉市肃州区打造“肃州管家”治理品牌,着眼解决群众有诉求不知道向谁反映的问题,开发“肃州管家”微信小程序,注册用户20万余人,全天候在线受理群众服务诉求,构建线上报事、线下处置的服务办理模式。2024年,受理群众服务诉求16万余条,按时办结率达99%,一大批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

(作者单位为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