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为民服务,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东山街道东经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丹丹一直思考的问题。小到楼上楼下漏水,大到社区安全隐患,这位“90后”党委书记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为居民全力解决各种问题。
针对居民诉求日益多元化的情况,李丹丹汇总了居民反映问题事项,努力做到居民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围绕社区未来发展规划,李丹丹梳理出一批居民关注度高、反映强烈、可操作性强的实事项目,努力为大家提供一系列便民惠民服务。
履职以来,李丹丹经常深入居民家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并在小区建立政策宣传微阵地,将她参加全国两会的所见、所闻、所感分享给居民,还采取为党员中心户讲家庭党课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入户宣讲。
李丹丹服务的东经路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36%,如何更好地发动老年居民、服务老年居民,一直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一年,李丹丹将其作为履职重点,广泛向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征求意见建议。经过深入调研,她认为老年人不仅需要生活服务,更需要倾听和陪伴。为此,她决定扩大社区联建单位范围,发动辖区外的志愿力量加入社区服务。
“我们不仅与30多家中央、省级驻秦单位和市区共驻单位党组织组建了‘党建联盟’,与驻秦高校组建‘校地联盟’,还与10多家企业、社会组织建成了‘商圈联盟’,发挥各自优势,给老人提供优质服务。”李丹丹说,这些联建单位中,既有与居民生活联系紧密的餐饮、理发等商户,也有年轻人占比较大的企事业单位。
在李丹丹的带领下,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党员、调解员、楼栋长、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三官一律”等力量,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多岗多能的网格队伍,常态化上门收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并依托北戴河“福卡”网格速递功能,实现小事一格承办、大事街居联动。
同时,线下打造了“刘奶奶家庭课堂”“核桃树下”和“党群连心亭”等微阵地,将民意收集、学习议事、红色宣讲、需求征集、艺术指导、纠纷调解送到群众家门口。线上常态化征集“微心愿”,重点收集老年群体、特殊人群的困难需求,制定“百件实事惠民生”清单,发挥“联盟”效应,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李丹丹说,今年,她将围绕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积极建言,将基层党建圈、养老托育圈、文化休闲圈、志愿服务圈等纳入其中,通过“圈圈相融”,助力民生服务持续改善。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我将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持续提升履职能力,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和对工作的思考融入建议中,努力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丹丹说。
(本报记者 李梦丹 陈丽英)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