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纠纷矛盾、提升社容社貌、谋划重点项目……2024年以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渔港码头、社区小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持续深入推进“网格夜访”工作,通过一件件暖心实事、关键小事、治理难事的落地见效,实实在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群众所需 解决急难愁盼
“盼了好久,我们这样的老旧小区终于用上了管道煤气,以后家里做饭、洗澡更加方便、安全了。”日前,在普陀区沈家门街道荷东社区中兴小区,住户周阿姨申请安装的管道煤气开通,方便快捷的用气体验让她赞不绝口。
荷东社区中兴小区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居住人口以中老年人为主。由于建设年代较早,该小区一直未能开通管道燃气,居民们仍需“扛罐”上楼,生活不便的同时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为此,荷东社区以“网格夜访+现场勘查”的形式,广泛征求居民安装管道燃气的意愿和建议,联合煤气公司、施工方等,同步开展燃气用火安全知识普及、现场勘查、方案优化等工作,并在施工前后联合社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做好政策宣传、陪同入户走访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因施工带来的矛盾纠纷。目前,中兴小区管道煤气安装工作正加紧有序推进中。
走进基层、下到网格,听到更多群众的心声与期盼。随着“网格夜访”工作的深入推进,普陀区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
普陀区展茅街道大展村下设的自然村张家村内有一条十分狭窄的田间小路,一下雨路面积水就泥泞不堪,无法完成双向会车。
“这条路两边都是农田,农户经常会驾驶电动三轮车搬运农作物,行车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周边农户对改善道路的需求很强烈。”2024年2月,在一场“网格夜访”座谈中,展茅街道大展村第一网格的网格员张彬钰向有关部门反映了群众的期盼。
为尽快解决问题,多个部门协同联动,决定在路面浇筑水泥,并适当予以拓宽。在各方合力推动下,道路顺利施工。“现在路面宽敞多了,开过去再也不用担心了。”周边农户感慨道。
精准施策治理 夯实发展基础
2024年以来,普陀区持续深化“网格夜访”机制,发动职能部门网格员下沉一线,主动加强同群众、企业的对接联系,收集产业项目建设、业态打造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逛夜市、品美食、享购物……随着小干岛夜市不断走红出圈,在吸引客流、带动业态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卫生脏乱差、交通拥堵、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隐患,对周边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市场良性发展造成困扰。为此,普陀区沈家门街道和小干社区网格员以“网格夜访”为抓手,利用下班空闲时间,深入小干岛夜市走访了解,听取摊主、周边群众、顾客代表等关于夜市经营管理、周边环境整治、后续业态升级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能现场解决的问题,我们确保当场解决;当场解决不了的,会联系相关部门共同商讨办法;如果还解决不了,我们会定期汇总向街道、包联单位层层上报。”网格员夏贤军说,除了街道和社区网格员积极走访,相关包联单位主要负责人也带队多次实地调研走访,系统梳理环境整治、经营管理、景观设计、设施完善等问题清单,循序渐进处理各类矛盾,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治理。
在各方通力合作下,小干岛夜市迎来焕新升级,整体面积进一步扩大,在环境整治、经营管理、设施配备等方面有了全面提升,新增公共就餐点、市场管理房、污水集中沉淀池、电动自行车停放点等,摊位帐篷也进行了统一,摊位数达116个,市场活力、辐射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高效化解纠纷 赋能基层治理
如今,“网格夜访”工作模式已发展成为解决群众矛盾纠纷,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普陀区沈家门街道菜市路某居民楼住户周先生在家中饲养家禽,异味弥漫在楼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接到该反映后,网格员第一时间前往周先生家中进行入户走访,耐心细致地说明该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可能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
周先生起初并不配合,经网格员多次上门沟通,周先生逐渐认识到错误,并积极配合处理,最终邻里纠纷圆满解决,邻里关系得到显著改善。
普陀区人民法院通过深化“网格夜访+示范性判决”,对某结对网格员反映的拆迁安置小区房屋质量问题,第一时间介入,在诉前摸排信访风险点,同时以“示范性诉讼”方式化解纠纷,起到了定纷止争的作用,既降低了群众诉讼成本,也避免了矛盾进一步升级。
依托“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优势,相关部门能更直接、更准确掌握社情民意,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普陀区累计开展“网格夜访”1万余次,通过“网格夜访”开展政策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平安巡查等网格事项2982件,办结2981件,收集事项办结率99.97%。未来,普陀区将继续深化“网格夜访”工作,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工作机制完善、民生问题改善。
(作者单位为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