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三”工作法 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

陈洁 刘莉卓

山东省新泰市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创新探索“一六三”工作法,即“一平台”统筹、“六个一”推进、“三到位”保障,持续壮大基层治理中坚力量,增强凝聚服务群众能力,助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一平台”统筹 凝聚队伍向心力

以推动社区工作者沟通交流、互促互进、为民服务为出发点,打造新泰市“社区工作者之家”综合服务平台,聚力链接服务资源,开拓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

理顺组织架构。注册成立新泰市社区工作协会,市委社会工作部为业务主管单位,采取部门指导、协会服务、多方协同的方式推动平台实体化运行,围绕社区联建、难题联解、资源共享、志愿共行,实现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助推社区治理服务由“各自作战”变“协同联动”。

完善平台功能。配备社创空间、“热点论见”等12个功能室,创新开设“幸福圆桌会”“假如我来办”“社工请回答”等教学课堂,为社区工作者提供集中学习培训、定期工作交流、统筹承接治理项目等服务,为全市社区工作者打造有归属感的“共享家园”。

强化协调联动。制作新泰市社区分布“作战图”,明确社区地理位置、社区类型、社区工作者配备等信息,按图部署“作战任务”,集中社区工作者“优势兵力”协助攻坚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任务、重大活动。组织社区工作者积极参与泰安市文旅大会、山东炒鸡大赛、新甫山登山节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社区工作者“专业赋能 焕新成长”系列培训、“社工+义工”论坛等。

“六个一”推进 提升服务精准度

制定新泰市《关于实施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工程 推进社区治理的意见》,明确“六个一”重点任务,即搭建一个社区工作者服务平台,为社区治理引才聚智;建立一本“房、人、事”三清台账,为社区治理托清底数;领办一批社区治理服务项目,为社区治理“揭榜”攻坚;打造一支志愿服务队伍,为社区治理赋能聚力;结成一组联系帮扶对子,为社区治理凝心聚暖;培树一项特色党建品牌,为社区治理引航聚能。实现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在各自社区分线作战,推动社区治理“多点开花”。

托清底数、领办项目。组织开展“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活动,指导建立包含10.23万房屋、28.46万人口、5086件居民诉求的“房、人、事”三清台账。引导社区根据居民诉求研究确定2025年度1件党组织书记突破项目、2件以上民生实事、N件社区工作者领办项目,培优用好近500个备案社区社会组织,保障社区治理服务项目落地见效。

培育队伍、结对帮扶。探索“社工+志愿”工作模式,指导社区工作者深入挖掘辖区党员、热心居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等,组建起134支社区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2435人。组织社区工作者发挥专业优势,每人至少结对联系2名特殊困难人员,常态化开展关心关爱救助帮扶服务。目前已结对联系790名独居老人、502名空巢老人、298名残疾人、206名孤困儿童、21名精神障碍人员。

帮带指导,打造品牌。围绕“治理创新”和“服务升级”两条主线,通过“选导师+导师选”双向选择,组建市级导师库,从优秀社区工作者、经验丰富的街道干部中聘请40名同志担任导师,精准帮带社区工作者96人。开展“优秀社区工作法”评选,持续推进“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建设,形成大洛沟社区“五个一”居家养老服务法、清华园社区创建“熟人社区”、和平社区“六联共治”等一批社区特色品牌,起到良好示范带动作用。

“三到位”保障 激发干事新动能

新泰市将社区工作者队伍作用发挥情况纳入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关怀激励等保障措施落地落实。

薪酬待遇落实到位。严格落实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设置1至18级岗位等级和基本工资系数,岗位等级随岗位晋升、社区工作者年限增加、职业水平提高等相应提升,建立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动态调整和正常增长机制。

晋升成长畅通到位。注重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发展党员,目前已发展16名。健全 “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社区 ‘两委’专职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 (居委会主任)”成长链条,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录(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截至目前,社区工作者考录公务员3人、事业编16人。

关心关爱力度到位。开展社区工作者“健康体检”关心、“孩童照看”贴心、“联谊交友”爱心、“情绪纾解”顺心、“四季关怀”暖心“五心关爱”专项行动,提升社区工作者职业认同感。推荐优秀社区工作者参评各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热情。

(作者单位为山东省新泰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陈超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