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3·5”学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

近日,中共青海省委社会工作部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3·5”学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根据中央社会工作部统一安排部署,决定开展2025年“3·5”学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现就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学雷锋 做志愿 服务改革建新功

二、活动时间:2025年3月

三、主要内容:

(一)开展学雷锋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学雷锋活动专栏,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宣传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组织开展“践行志愿精神 传递榜样力量”事迹分享活动,邀请青海道德模范、青海好人、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开展先进事迹宣讲,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关心关爱志愿服务活动。面向“一老一小”、残疾人、生活困难群体等,组织志愿者深入城乡社区、敬老院、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场所,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体检义诊、文化娱乐服务,通过细致贴心的服务让群众得到实惠。持续开展暖“新”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依托商圈、社区、楼宇建设“友好场景”,组织志愿者深入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为他们提供生活帮扶、心理辅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引导社会公众尊重他们的职业身份、肯定他们的劳动价值,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

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利用“3·9”全国保护母亲河日、“3·12”植树节、“3·22”世界水日等时间节点,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环保知识,唤醒社会民众爱护环境的公共意识,协助相关部门监督各种环境违法现象,引导志愿者开展植树造林、爱绿护绿、低碳生活、保护三江源等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顺应社会文明进步的新要求,聚焦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入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着力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政策法规,用宣讲加服务的方式,推动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围绕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上网”活动,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五)开展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社区为主阵地主场景,认真落实“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组织下沉党员开展意见征集、纠纷调处、帮教帮扶等志愿服务,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防范社会风险,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广泛动员居民群众以及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壮大群防群治力量。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3·5”学雷锋月是提升志愿服务影响力、号召力的重要契机,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周密部署。志愿服务基础较好的市州,要充分调动党政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协同组织实施,形成工作合力。每个市(州)在“3.5”学雷锋纪念日前后开展集中示范性宣传活动不得低于1场次。

(二)营造良好氛围。要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报道,生动反映活动的进展成效,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讲好志愿服务故事,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要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提升活动的关注度、参与率和影响力。各市州列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及开展志愿服务站点建设的社区,要在“3·5”学雷锋纪念日前后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规模、形成声势。

(三)务求工作实效。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要与“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减负”等工作结合起来,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避免“形象工程”,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加强监督检查,防止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以志愿服务名义实施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以及博流量、谋关注、假公益等行为。

(责编:蔡梦达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