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指引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持续丰富志愿服务内涵,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和雷锋精神,促进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 健全工作机制
“我们发起倡议,号召干部职工、新就业群体、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叶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常务副部长表示,全县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壮大队伍力量、丰富活动项目等方式,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构建县委社会工作部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履职尽责、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协调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在养老服务、儿童保护等领域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运用中国志愿APP进行志愿者网上招募、项目匹配和志愿服务时长记录等,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共同推进志愿服务的整体合力。
同时,各级党组织推行党政机关党员全员志愿者制,落实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整建制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充分调动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把“群众所需”与“党员所长”紧密结合,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法律普及、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助困扶弱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志愿服务第一线。
丰富活动内涵 营造良好风尚
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叶城县各党政机关聚焦群众所需制定“服务清单”,按照“按需施策、定制服务”的思路,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群众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志愿服务,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充分彰显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
寒冬时节,叶城县委组织部开展“暖冬”行动,为结对亲戚捐赠御寒衣物、排查消除用火用电用气安全隐患;县委社会工作部在入户走访中主动认领群众“微心愿”30余个,力所能及为群众圆梦。
党员干部变身“政策宣传员”,深入基层一线送政策、送知识,县公安局组织广大干警分赴巴扎、街区开展普法宣传和交通安全教育2500场次;县司法局动员乡镇司法所深入开展“民法典进万家”“宪法宣传周”活动,宣传教育群众52.9万人次。
聚焦“一老一幼”民生需要,叶城县举办了“小手拉大手·温暖伴成长”关爱青少年活动,为县福利院的孩子们送去书包文具、棉服鞋袜等60余份“暖心包”;叶城县民为本服务中心携手县中医院、志愿者协会、爱心企业为县敬老院的57名孤寡老人进行健康义诊,并为他们洗头理发。
全县各级党政机关聚焦“贡献志愿力量,创造美好生活”主题,开展内涵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1600余场次,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以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弘扬志愿精神 情暖万家灯火”的画卷徐徐展开。
加强阵地建设 提升服务效能
志愿服务时时可为、人人可为、事事可为。叶城县建立“村(社区)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服务活动”模式,汇聚志愿服务力量,服务人民生活需要。各村(社区)党组织结合居民需求,围绕爱国卫生、邻里守望、关爱健康、文明创建等内容,牵线志愿者协会、书画家协会、昆仑救援协会、社区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社团群组,就近就便招募有专业特长的群众志愿者,推出群众易参与、好上手的“小而美”志愿服务项目,既方便干部群众就近参与志愿服务,又促进志愿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中城片区田园社区挖掘培育辖区内有热情的青年人,以兴趣爱好等为纽带,成立公益慈善、生活服务、社区事务、文体活动等志愿服务队,定期为辖区居民提供助残扶弱、家庭互助、文化娱乐等服务,实现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匹配。田园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伟勋说:“我们组织动员属地机关、学校、企业、‘三新’组织和居民小区物业等单位,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发挥我们的专业特长和就近就便优势,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
接下来,叶城县将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积极培育志愿服务文化,持续增强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让志愿服务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发挥积极作用,为社会文明进步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中共叶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